2017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629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2. Development
【答案】Development 中文翻译为“发展”。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个体生理与心理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的过程。期间,个体的心身表现出量和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年龄有密切联系,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从而形成年龄特征;发展还有顺序性,并且常受遗传、环境、成熟、经验等因素影响。现代心理学甚至把生命开始(受孕)作为研究起点。狭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过程。
3.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答案】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习惯化是指由于刺激的重复的出现,儿童有机体就逐渐减少对它的反应强度的过程。这表现在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和吸吮奶嘴频率的变化等。去习惯化是与习惯化相反的过程,是指习惯化发生后,一种新的刺激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的现象。
4. 最近发展区
【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关于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
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5. —位研究者随机调查了50名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另外还搜集了老师对这些孩子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为0.5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另外再随机调查50名乡镇居民,他们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总体
评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会非常接近0.53
B. 用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预测老师对其孩子总体评价的准确率为53%
C.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决定老师对其子女的总体评价
D.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的总体评价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答案】D
【解析】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示相关程度的指标。两变量存在相关并不代表两变量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0.53的相关属于中等程度的相关。
6. 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 )。
A. 直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答案】D
【解析】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适用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直方图是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线形图是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也适用于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可以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应用描述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
7. 第一位用实验法研宄人类高级心理现象的是( )。
A. 冯特
B. 艾宾法斯
C. 铁饮纳
D. 巴甫洛夫
【答案】B
【解析】艾宾浩斯用实验法研宄了人类的记忆现象。
8.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
A. 测验题目
B. 信度证据
C. 效度证据
D. 测试对象
【答案】A
【解析】一般测验指导手册包含对以下问题的说明: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依据,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方法,常模资料及信效度资料。
9. 儿童如果犯了错误,会感到羞愧,这始于( )岁。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儿童在3岁左右产生自尊感的萌芽,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人当众训斥等。
10.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宄( )。
A. 真动知觉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似动现象
【答案】D
【解析】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宄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宄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起来。
11.认知功能的老化与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关系密切。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 感觉功能理论
B. 加工速度理论
C. 抑制理论
D. 工作记忆理论
【答案】A
【解析】感觉功能理论认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老化是因为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导致的。而加工速度理论认为老年人的思维变慢,心理加工速度减慢;抑制理论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抑制功能降低。
12.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
A.1〜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