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2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党报评论化被动为主动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党报评论化被动为主动的内涵表现为:
(1)为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在各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面前,党报评论一定要及时准确,抢占舆论引导第一落点,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挤压谣言传播空间,真正占领舆论制高点。
(2)党报评论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关键时刻不缺位、不“失声”,除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外,主动设置话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尤为关切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生发评论,也是党报自觉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路径。。
2. 社论写作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社论写作有三点基本要求:
(1)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这是写好社论的第一步。 ①在选择论题时,首要原则为,应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和主要矛盾发言,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加以分析阐述。另一条原则为,从更多的读者关心的问题出发,选择主题鲜明的题目,即能够超越社论借以立足的一些具体业务工作的范围,从中提出一些能吸引读者,为更多读者所接受,在生活中会产生影响的选题。
②为使社论的选题体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迫切性、关键性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就十分需要撰写者善于体会党的力一针政策中的新的精神。同时要经常调查、分析社会现状,精心体察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认真研究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从中找出恰当的选题,这是加强社论指导性的首要环节。
(2)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说得既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
①社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作具体生动的阐明,让受众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问题应该这样去认识,工作应该照着这样的方向去做。要做到以理服人,又必须平等待人。如果不是平等待人,而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对社论敬而远之。平等待人不仅是态度问题,实际上也是立场问题。如果读者感到你同他们是真正平等、对他们理解、为他们着想,会缩短同你的心理距离,增加认同感,愿意倾听并考虑你的意见。
②社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并非靠简单的“应该如此’夕、“必须如何”之类的武断词语就能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