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法学院831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论述题

1. 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答案】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的进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它包括要素创新、产品创新及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1)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水平的选择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对于企业来讲,创新水平选择的路径包括两种: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

①“先发制人”是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

②“后发制人”是指企业仅仅跟随在领先企业的后面采用技术,并对别人采用的技术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完善产品质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2)“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的优缺点

①“先发制人”的优缺点

优点: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缺点: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活动具有更大的风险; 技术的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则给后来的追随者提供了机会。

②“后发制人”的优缺点

优点: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根据己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缺点:在时间上、在用户心目中技术水平的形象上处于不利地位。

(3)“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的适用条件

①“先发制人”的适用条件:企业如果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强大的研究和开发部门,能独立进行研究和试制,比较容易做到获得“先发优势”。

②“后发制人”的适用条件:要求企业能了解先导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发展方向,迅速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和改进,以避免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威胁,这样才能够获得“后发优势”。因此,企业决定选择“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应针对各自情况采取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4)企业选择“先发优势”还是“后发优势”,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取得“先发优势”的企业如果固步自封,坐享其成,可能会逐渐丧失技术创新优势,失去原来的优势地位。相反,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企业也可能由于某项重大技术突破,取得市场“先发优势”,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②企业在选择“先发优势”还是“后发优势”,要结合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及市场环境来决定,不能超越自身的力量一味寻求竞争优势。

③“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作为战略选择的工具,企业可以结合起来使用,特别是对于多元化的大公司来讲,全面获得“先发优势夕,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不同的产品混合使用“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战略。

2. 述评:本尼斯“对未来组织的展望”。

【答案】(1)本尼斯对未来组织展望的内容:

展望是介于顶测和预言之间的东西,它既没有预测那样的经验和事实基础,又缺乏顶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正时在此前提下,本尼斯对1966年之后的25年至50年的组织生活从环境、总体的人口特点、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任务和目标、组织结构、自由结构等六方面进行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展望:

①环境

a. 由于科技进步的加速,环境将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各种环境要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和依存;

b. 企业之间合作范围将扩大,企业巨头对抗和政府控制的格局导致大企业的优势地位和不完全竞争。

②人员特征

a. 人员流动的频率将加快; b. 在职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会蓬勃发展; c. 企业的成功很人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员智力的开发。

③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念

a. 人们更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 b. 社会的产业化使得人们更注重依靠工作同事和朋友而不是亲人; c. 人们在工作中更希望全面地参与和授权。

④企业的任务和目标

a. 企业的任务将变得更加复杂,更难于事先计划;

b. 企业领导人重要的不是行使权力,而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企业的目标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更加复杂,达到目标将有赖于适应性、创造性和革新性精神。

⑤组织结构

未来的组织结构将是有机一一适应型组织。它具有以下特点:a. 临时性; b. 基于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机构; c. 问题解决主要依靠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

⑥自由结构

a. 允许人们自由表达思想; b. 限制和压制不再是未来组织的特征; c. 科学和理性的成就将人们的奇思妙想变成合理和正常的个性表达。

综上所述,本尼斯认为,有机一一适应性组织结构不仅解决了组织适应环境的问题,而且解

决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冲突的问题。官僚制以压抑和控制为主要管理手段,虽然它在利用强制权力方面确实是一伟大发现,但其逻辑的必然却是令组织成员被迫自我约束。我们呼唤有机一一适应型系统成为一种自由结构,允许人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自由发掘工作带来的新乐趣。

(2)对本尼斯的展望的评价:

从当今管理环境和组织模式看,本尼斯的展望基本都己成为现实:

①随着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趋势己无法更改,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不确定、模粗性大大增加,因此事先计划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领导人更重要的能力是战略思维;

②由于知识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增长力量,因此人才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他们更强调的是在工作中全面参与决策以及自己选择完成任务的方式;

③由于外部环境难以预测,顾客需求灵活多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缩减管理层次,加快决策流程,组织结构扁平化;

④更多的采取工作团队的方式,分权和授权成为企业增强灵活性和反应性的手段。企业巨头对抗以及大企业竞争优势加强导致不完全竞争,也得到了有利的证实。

3.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主要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性、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问题强度。

(1)道德发展阶段

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小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个层次和六个阶段如表所示。

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前惯例层次,在该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 道德发展的中间层次是惯例层次,在该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 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次,在该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