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5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6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43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7

一、选择题

1.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 信息加工

B. 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 心理变化

【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 视觉适应

B. 望梅止渴

C. 青春期男孩变声

D. 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考点】学习的实质。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一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 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 和C 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视觉适应属于生理适应,青春期男孩变声属于生理成熟引起的行为变化。D 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望梅止渴属于经典条件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梅子的颜色形状本来是中性刺激,梅子被放入口中产生了唾液就形成了无条件反应,多次刺激过后,颜色和形状这个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样,看到梅子就能产生唾液,也就止渴了。

3.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4. 下列哪项有助于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 )

A. 当原有的知识不稳定和不清晰时,采用过度学习的方法

B. 当原有知识本身己很稳定和清晰时,采用一个比较性“组织者”

C. 实际旱现比较性组织者

D. 形成一种比较新旧知识的心向

【答案】D

5.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6. 问题情境就是( )。

A. 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B. 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上解决的问题

C. 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D. 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答案】B

7. 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都具有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 ( )最易被模仿。

A. 地位低的榜样

B. 地位高的榜样

C. 受奖行为

D. 敌对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8.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十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图式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做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

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

9.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

A. 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D. 解决问题的学习

【考点】加涅学习水平的分类。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加涅学习水平分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类,由简到繁分别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其中,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一个刺激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还要及时强化。这道题算是简单中透露着难度,看明白了就非常简单,对于BCD 选项,都是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的,而对于游泳,更多的是肢体的运动,所以,可以很快将BCD 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10.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11.学习可以通过( )表现出来。

A. 行为的持久变化

B. 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C. 个体外部行为的变化

D. 才目应的行为变化

【答案】D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