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711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空间结构

【答案】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空间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特征产生深刻影响。此外,只有空间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治空间结构,这些要素才能发挥其现实的影响作用。

2. 现代农业

【答案】现代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3. 大都市区

【答案】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4. 客家方言

【答案】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而且有其特殊原因。客家的先民也是北方的汉族居民,虽然汉民南迁亦始于东晋,但形成特殊的客家方言还是宋代以后的事。因为这时南方各地,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己被早来的移民所占据,后来的移民或居于边缘山地,或与早先来的移民杂居。当时户口上称后来移民为“客”,早来定居者为“主”,因而出现了“客”或“客家”之称。由于山区的闭塞,主客社会上的封闭形成了主客语言上不同。加上后来一些主客之间矛盾,有的地方客家人重新迁移,形成了客家方言的特殊分布区,既有相连成片的地区,又有较多的语言岛。集中分布区位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

5. 断裂点原理

【答案】断裂点理论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由康维斯于1949年对赖利的“零售引力规律”加以发展而得。该学说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 亨丁顿

【答案】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在其《气候与文明》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而热带气候单调,居民生活将永远陷于相对贫困。

7. 人口转变

【答案】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8. 人口容量

【答案】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域的开放程度、时间规定性、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活水平的高低、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小同目标下的人口容量以及承载人口的基础,主要特点有人类在人口容量上的主观能动性,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制约作用的不确定性。对人口容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

9. 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答案】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种原则的简称。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 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

10.埃拉托色尼

【答案】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的学者,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 )这一名词,Geo 为地球,graphe 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1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答案】(1)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指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

(2)行为空问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3)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12.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答案】(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表现在:旅游产品不能储存,而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对十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旅游与收支平衡

对于任何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与就业

①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利于扩大就业。

②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

③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季节性工作多是旅游业的一大特点。

④旅游业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⑤从事国际旅游的员工,要求懂外语,员工结构与其他行业不同。

(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对调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