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16政治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权力的资源包括哪些?

【答案】权力的资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人格。人格,包括容貌、声音、身材、性格、体力等自然享赋。在人格的自然优势上,是吸引追随者、打败竞争者的重要条件。

(2)财富。财富易于转化为权力,一旦垄断了财富,就可以职位竞争、议会通过议案、政策实施中拥有资源优势。

(3)组织。对组织资源的垄断,可以垄断“人脉”,获得大量的行政支持,提高掌控能力,这是单纯控制财富所无法比拟的。

(4)武力。权力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武力。权力以武力作为后盾,武力为权力提供了强制基础。

(5)象征。象征资源的意义就在于动员,动员符号从阶级、血缘、性别、财产、人权到道德,不一而足。一旦垄断了某种象征资源,就有可能将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6)知识。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权力资源的崛起,打破了血缘、财富、组织、武力等,传统权力资源对机会的设限,使权力更富于流动性和机会平等的特征。

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拥有权力的人,可能同时垄断其中多种资源。究竟哪一种资源在权力角逐中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则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2. 在两党制国家,两大党之外的小党为什么难以发展壮大?

【答案】在两党制国家,有许多两大党以外的小党存在着,他们难以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

(1)自身政治力量很小。小党自身力量小,难以应对争取选民上台执政的巨大压力。

(2)选举制度的限制。大部分两党制国家都设定单人选区多数制的限制,选民不得不把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向两个主要政党,从而使小党难以发展壮大。

(3)政治文化的限制。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方式的相对稳定性,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维持传统的两党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项比革命更加艰巨的工程?

【答案】(1)改革者既要反对保守者,又要反对激进者。保守者会阻挠改革的进程,而激进者则有可能过于急躁而把改革引向失败。改革者应当采取弹性政策,尽量使其政策具有最大的适应性。革命者的目标很明确,竭力使政治两极化,政治问题简单化,以分清敌我阵线。革命者是在分裂社会力量,而改革者要驾驭各种社会力量。因此,改革者应该具有比革命者更高超的政治才干。

(2)改革是一场渐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发展。这就要求改革者要精心设计和控制社会变革的速度、方式和时机。而革命是一场暴烈的社会运动,任何破坏现存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对革命者都是有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者的任务就是破坏秩序,而改革者的任务则是要控制秩序。

(3)改革无论是以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为开端,还是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开端,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体系均衡发展,而不是互相牵制。但是,革命者首先必须进行政治动员,然后利用动员起来的社会势力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因此,改革者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战略,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改革实践中看,全面的闪电式改革是一条失败之路,而分项的渐进式改革则有成功的可能。

4. 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美国政治学者查尔斯·蒂利总结了国家的几个特征:

(1)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国家都有领土,领土与土地不一样,前者有着明确的边界; 国家的领土是连续的,呈块状分布。

(2)中央集权。国家将民间的许多权力都统统“收归国有”,由国家来统一安排。由于权力的集中,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口也就负有全面的责任。

(3)垄断强制手段。国家垄断了对暴力的合法使用,只有国家可以行使生杀予夺大权。

(4)独一无二的政府机构。政府机构的脱颖而出,与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了权力和责任,也就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将原来政治单位中的权力统统接揽过来。

(5)统一的行政安排。国家产生之后,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就对行政安排进行统一化管理,同轨”,使用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制度、公文格式和制服。

总而言之,按照这五个标准,国家确实是15-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种现代政治组织形式。由于国家垄断“书同文,车

5. 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答案】尽管当代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种类繁多、名称各异,可是,它们也有共同的特征,其主要是:

(1)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尽管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可能代表着不同的资本财团或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的利益,可是,从总体上看,资产阶级政党无一例外都是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代表者。

(2)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分子所组成。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大多由一些专业“党棍”为中坚,这些人熟悉资本主义政治规则,有较为丰富的党务经验,实际上控制并操纵着政党组织。

(3)以选举和议会斗争作为主要政治活动。由于资本主义政治代议制的确立,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大多在代议制的范围内运行,并以竞争政治职位和围绕议案、法案的斗争作为基本活动内容。

(4)组织体系大多比较松散,选举活动之外少有全党统一的政治活动。

二、论述题

6.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答案】(1)通过对政体理论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再到卢梭,政体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视野,更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政治实践状况的具体体现; 从理论本身来看,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构建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型。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政治理念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不仅仰赖于各个时代人们的政治实践,而且得益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历代政治思想家们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总结。

(2)古典政体理论中“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西塞罗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和理性层面。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政制实践,他不仅设计出一套权力制衡的运作模式,而且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为共和国制订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宝贵精神遗产。中世纪政体理论中,阿奎那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中自然法理论的经典倡导者”对后来的自然法学派和资产阶级宪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中,霍布斯的理论即“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时代、人和地方的政府体制,把它的‘大厦’建立在人类动机的最低的一般标准上,就可以指望它不管在仟何地方都可以牢固地耸立”,这成为此后资产阶级推行宪政革命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洛克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总结,对后来的美国独立革命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的《人权宣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分权学说仍略显粗糙,但他毕竟是这一领域内的奠基者,并为孟德斯鸡将分权理论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德制衡学说成为后来美国立宪运动中“国父”们进行宪政设计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并在那里被落实为真正的制度实践。

7. 结合社会历史实际,论述政治权力的作用。

【答案】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有客观构成要素和主观构成要素,客观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和暴力。主观构成要素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

政治权力既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对于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其作用主要包括:

(1)从政治关系来看

①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藉。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