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省培养单位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是米氏常数,是指米氏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一半的时候底物的浓度,它可以用来反映底物与酶的亲和力。

2.

易化扩散

【答案】易化扩散又称促进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由载体蛋白(即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扩散,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加入能量,是一种被动转运。

3.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答案】同源重组是指在两个DNA 分子的同源序列之间直接进行交换的一种重组形式。同源重组不依赖于序列 的特异性,只依赖于序列的同源性。

4. 氨基酸残基(amino acid residue)。

【答案】氨基酸残基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不是完整的分子。

5.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

是新掺入的氨酰

是延伸中的肽酰的结合位点。

6. 胞吞(作用)。

【答案】胞吞是指物质被质膜吞入并以膜衍生出的脂囊泡形式(物质在囊泡内)被带入到细胞内的过程。

7. 酶工程。

【答案】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包括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8. 酶的比活力。

【答案】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一般用

第 2 页,共 42 页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

蛋白表示。

二、填空题

9. _____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提出化学渗透假说,它是目前公认的解释_____的学说。

【答案】1961; Peter Mitchell; 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10.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和

【答案】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由氨、二氧化碳和 【解析】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环是由氨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生物体内的氨甲酰磷酸可

合成,而用于形成嘧啶的氨甲酰磷酸需由谷氨酰胺作为氨的供体,所以说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11._____的功能基是催化中最有效、最活泼的,它是构成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电荷中继网氨基酸残基之一,在生理

【答案】His

12.激素作用具有的特异性与_____有关。

【答案】高度特异性的受体

13.蔗糖是由一分子_____和一分子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糖苷键相连。

【答案】D-葡萄糖;D-果糖

;2

14.对同一种酶来说,酶的比活力越_____,_____越高。

【答案】高;纯度

15.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主要受到_____和_____两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16.脱氧核苷酸合成除还原酶外还需_____和_____两种蛋白质。

【答案】硫氧还蛋白;谷氧还蛋白

17.柱层析分析法中的分子筛作用是小分子物质走在_____,大分子物质走在_____。

【答案】后面;前面

18.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DNA 碱基顺序需要_____、_____、_____和等条件。

【答案】单链模板;引物;4

聚合酶 条件下,既可以作为的受体,也可以作为的供体。

三、判断题

19.柠檬酸是乙酰CoA 羧化酶的激活剂,长链脂酰CoA 则为其抑制剂。( )

【答案】对

第 3 页,共 42 页

20.氨可直接掺入到大多数氨基酸中。( )

【答案】错

21.催产素和加压素都是由脑垂体后叶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

【答案】错

【解析】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合成是在下丘脑细胞中进行的。

22.苯丙酮酸和酪氨酸代谢缺陷时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苯丙酮酸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等。( )

【答案】对

23.级联系统是一个信号放大系统。( )

【答案】对

24.

酶的

型抑制剂比型抑制剂专一性更强。( )

【答案】对

25.激素按其化学本质来说是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多肽或蛋白质。( )

【答案】错。

【解析】激素按其化学本质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1)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2)固醇类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性激素及雄性性激素。(3)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二十碳四烯酸)。

26.蛋白质合成中,其氨基酸顺序是由氨基酸与mRNA 模板上的三核苷酸顺序(密码子)之间的互补作用所决定的。( )

【答案】错

27.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 )

【答案】对

28.淀粉在细胞内降解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 )。

【答案】错。

【解析】细胞内的淀粉降解,主要针对植物细胞。淀粉的水解有两种途径,即水解途径和磷酸解途径。水解途径中,

淀粉在淀粉酶、

酸化酶在直链或支链淀粉的非还

磷酸。

第 4 页,共 42 页 淀粉酶、酶等作用下,可降解为葡萄糖。淀粉磷

4-糖苷键,产生葡萄糖-1-

原端开始逐个切割淀粉链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