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872数据结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系统正在执行三个进程
例如下表所示。
和各进程的计算(CPUCPUCPU )时间和时间比
为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合理的进程优先级设置应(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了合理地设置进程优先级,应该将进程的CPU 利用时间和时间做综合考虑,故答案选B 。
2.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増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 45, 12, 68, 110, 180, 170, 195,采用SCAN 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
A.110, 170, 180, 195,68, 45, 35,12
B.110,68,45,35,12,170,180,195
C.110,170,180,195,12,35, 45, 68
D.12, 31, 45, 68, 110, 170, 180, 195
【答案】A
【解析】SCAN 算法类似电梯工作原理,即朝一个固定方向前进,经过的磁道有访问请求则马上服务,直至到达一端顶点,再掉头往回移动以服务经过的磁道,并这样在两端之间往返。因此,当磁头从105道向序号増加的方向移动时,便会服务所有大于105的磁道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往回返时又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服务。注意与循环扫描算法的区别,所以SCAN 算法的访问序列是:110, 170,180,195, 68, 45, 35, 12。
3. 下列关于IP 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I. 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表;II. 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 分组;III. 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IV . 根据收到的IP 分组的目的IP 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 仅III 、IV
B. 仅 I 、II 、III
C. 仅 I 、II 、IV
D.I 、II 、III 、IV
【答案】C 。
【解析】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转发,因此I 和IV 是正确的,而针对II 和III ,可以从ICMP 协议的差错控制出发,注意检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 分组,并回传ICMP 源抑制报文,II 是正确的,而III 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差错校验是正确的,但网络层不保证IP 分组不丢失,也就是不可靠的,因此III 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仅I 、II 、IV , 因此答案是C 。
4.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它必须具备( )三个特性。
A. 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算法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来详细描述计算机如何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或者说,算法是对计算机上执行的计算过程的具体描述,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一个算法通常需要具备五大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执行性;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输出一个算法有零个或者多个输出。
5. 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折半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答案】A
【解析】希尔排序基本思想是: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按某个增量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在子序列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6.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 )。
A. 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B. 可以顺序存储
C. 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D. 可以链接存储
【答案】A
7. 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
A. 机械特性
B. 功能特性
C. 过程特性
D. 电气特性
【答案】C 。
【解析】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而从题干可以 分析描述事件先后顺序的就是规程,也就是过程特性,答案是C 。
8. 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
A.257
B.258
C.384
D.385
【答案】C
【解析】由
:
_则和
__可知
,
即显然
384, 所以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是384。还可以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另一个性质: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序号为[768/2], 故非叶子结点数为384, 而叶子结点的个数为768-384=384。([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比如[3.14] =3)。
9. 主机甲和乙已建立了TCP 连接,甲始终以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每收到一个数据段都会发出一个接收窗口为10KB 的确认段。若甲在t 时刻发生超时时拥塞窗
口为8KB , 则从t 时刻起,不再发生超时的情况下,经过10个RTT 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
A.10KB
B.12KB
C.14KB
D.15KB
【答案】A
【解析】发送窗口是接受窗口和拥塞窗口的最小值,这里接收窗口总是10KB 。拥塞窗口到那个时候是大于10KB 的,取最小值。
10.采用开址定址法解决冲突的哈希查找中,发生集聚的原因主要是( )。
A. 数据元素过多
B. 负载因子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