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省培养单位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等离子点。

【答案】蛋白质的等离子点是指蛋白质在不含任何其他溶质的纯水中的等电点,即在纯水中蛋白质的正离子数等于其负离子数时的pH 。

2. 流体镶嵌模型。

【答案】流动镶嵌模型是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进行侧向扩散。

3. 嘌呤核苦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

【答案】嘌呤核苷酸循环是指骨骼肌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方式。转氨基作用中生成的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玻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作用下脱掉氨基又生成IMP 的过程。原因是骨骼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的缘故。

4. 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答案】从密码。

5. 生物膜。

【答案】生物膜是细胞内膜和质膜的总称。镶嵌有蛋白质的脂双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的作用。生物膜也是许多与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

6. 蛋白聚糖。

【答案】蛋白聚糖是指由杂多糖与一个多肽链组成的杂化的大分子,多糖是分子的主要成分。

7. 多酶体系。

【答案】多酶体系是指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催化一系列连续反应的酶体系。多酶复合

第 2 页,共 58 页 至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的一段mRNA 序列,为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开放读框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遗传

体有利于细胞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几百万以上,一般分为可溶性的、结构化的和在细胞结构上有定位关系的三种类型。

8. 多级调节系统(multistage regulation system)。

【答案】多级调节系统是指真核基因表达可随细胞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程序而在不同表达水平上精确调节的调节系统。

二、单选题

9.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下列氨基酸,最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

A.Glu

B.Ala

C.Thr

D.Val

【答案】A

10.嘧啶环中的C-4和C-5来自于下列哪一物质( )。

A. 谷氨酸

B. 天冬氨酸

C. 谷氨酰胺

D. 天冬酰胺

【答案】B

11.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 )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肽键在215nm 处有最大光吸收,核酸分子中碱基共辄双键在26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280hm 处有最大光吸收,而还原辅酶I 或还原辅酶II 中由于嘧啶环还原成醌型而在340nm 处有光吸收。

12.已知增加乙醛浓度将增加醇脱氢酶还原乙醛为乙醇的速度。但是到达某个速度后,继续增加乙醛浓度将不再有效,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醇脱氢酶都与乙醛结合了

B. 在高浓度乙醛时,反应的活化能减少

C. 酶不再具有对乙醛的专一性了

D. 在高浓度乙醛时,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减少

第 3 页,共 58 页

【答案】A

13.Meselson 和Stahl 利用A.DNA 能被复制

B.DNA 可转录为mRNA

C.DNA 的半保留复制

D.DNA 的全保留复制

【答案】C

14.在中性条件下,HbS 与HbA 相比,HbS 的净电荷是( )。

A. 增加+2

B. 增加+1

C. 不变

D. 减少+2

E. 减少+1

【答案】A

【解析】正常人的血红蛋白(HbA )同镰状红细胞贫血病血红蛋白(HbS )结构上的差异仅仅是链的第6位氨基酸,在HbA 中此氨基酸为Glu , 在HbS 中此氨基酸为Val ,因Hb 有两条链,在一个HbS 分子中有2个Glu 变成了Val ,Glu 在中性条件下其侧链羧基带负电荷,Val 在中性条件下其侧链不带电荷,所以HbS 与HbA 相比,Hbs 的净电荷是増加了+2。

15.( )会受到二硝基苯酚的抑制。

A. 梓檬酸循环

B. 苹果酸穿梭

C. 糖酵解

D. 氧化磷酸化

E. 磷酸甘油穿梭

【答案】D

【解析】二硝基苯酚抑制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呼吸链传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不能 用于磷酸化生成造成氧化和磷酸化脱节,因此二硝基苯酚是一种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16.脂肪动员指( )。

A. 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的脂酸和甘油,并释放人血液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

B. 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合成

C. 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

D. 脂肪组织中脂酸的合成及甘油的生成

第 4 页,共 58 页 及标记E. coli的实验证明的反应机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