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有哪些明显变化?
【答案】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排版的推广,不但大大改善了出版印刷行业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大大优化了排印质量。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的明显变化主要有:
(1)由于电子排版是用计算机操作,准确而精致,使过去铅字手工排版时容易出现的行不直、线不正、字出格等现象消失了,版面更加清晰美观。激光照排的字体、字号、花边、底纹等也比铅字排版时的种类多,而且运用起来十分方便,比如从一种字体改为另一种字体,只需按几个键就能够完成,无须重新排字。
(2)电子排版还有直观的优势,它使整个版面形象逼真地显示在编辑面前,效果如何在排版过程中即可感觉得到,这是铅字排版时看到的反版无法做到的。
(3)另外,电子排版与胶印相配套,板子上的油墨通过橡胶滚筒印到纸上,压力小,网版线较密,因而色调比铅排时油墨直接印到纸上要柔和得多,照片特别清晰,层次感强,版面富有美感。
2. 简述报道配置的若干力式。
【答案】报道配置就是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整体影响部分,结构制约功能。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可以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可以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部分之和的积极效应。相反,稿件配置得不好,则会削弱以至损害报道的整体效果。报道配置的主要方式有:
(1)综合性配置。这是报道配置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方方面面的受众。新闻单元(新闻版或新闻节目)少的新闻媒体,报纸的要闻版,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更需要采取这种配置方式。综合性配置要尽可能做到“6个结合”:点面结合、庄谐结合、褒贬结合、图文结合、长短结合和多种文体结合。
(2)同一性配置。这是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集在一起。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还往往能够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同一性配置按其外显形式不同,可分为强标识组合和弱标识组之‘l 习。
(3)延伸性配置。这是增配其他稿件,对新闻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这种延伸可以是广度延伸,也可以是深度延伸。
(4)解释性配置。当一篇新闻的内容不易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或明了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资
料加以说明。这种组合方式,可以称之为解释性配置。它可以帮助受众释疑解难,驱散迷雾,还能开阔受众的知识视野。解释性配置用以说明的材料有文字资料和示意图表。
3. 什么是编辑方针? 制定编辑方针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1)编辑方针的含义
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媒介定位和发展战略。媒介的发展战略通常概括为办报(台)方针,这一方针对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新闻传播的立场、原则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一切工作的基本纲领。而新闻编辑方针则结合媒介的特性,将办报(台)方针具体落实到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规定编辑工作中的传播对象、工作目标和操作水平。
(2)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
①媒介的受众对象
受众是新闻编辑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而且受众正逐渐成为现代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媒介的受众对象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以及媒介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媒介产品的设计要针对具体的受众对象来操作,因此编辑方针首先要规定媒介的目标受众。
目标受众是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媒介消费者的人群。受众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编辑方针不仅要确定目标受众的总体范围,还要进一步规定受众群中的主体是哪类人,次要的受众又是哪类人。
(2)新闻传播的内容
新闻传播的内容是指媒介新闻传播的总的报道面有多大,具体而言,包括报道对象的分布有多广、报道的领域有多宽、报道的区域有多大等。
①媒介新闻传播的内容是由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受众对象的需要决定的。编辑方针对传播内容的规定,将直接指导媒介产品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的设计,如报纸版面的分工、栏目的设置都与此有关。
②传播内容的确定还与媒介的功能定位直接相关。决定媒介传播内容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媒介主办者即媒介所有者和经营者希望媒介所具备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定位有主次之分。
③媒介的功能定位的多元结构组合,决定了媒介的传播内容也是一种多元结构组合,编辑方针要对内容的范围、层次和重心作出明确规定,既要纵观全局,又要分清主次。
(3)传播的水准
传播的水准是指新闻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这具体通过媒介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版面设计、制版印刷、节目制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表现。传播的水准也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宗旨和受众对象确定的。
新闻媒介对传播水准的把握决定了媒介的格调和品位。媒介在制定编辑方针时,要注意根据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严格规定媒介的传播水平,不能因利忘义,也不能盲目仿效。
(4)媒介的风格特色
媒介的风格特色是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媒介的风格特色是由媒介的性质、宗旨、受众对象决定的。
编辑方针对媒介产品的风格特色所作出的规定,要求媒介产品设计从媒介的规模、结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突出某种特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
4. 图片配置的卞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报纸编辑选择照片,一方面要考虑照片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合乎报纸采用,这与对文字稿件的选择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照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作品,在技术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适宜于报纸的制版印刷。
(1)照片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拍摄者摆布或假造出来的。
新闻照片尤其强调画面内容的真实性,这种真实包括画面中的形象是真实的、人物的表情和新闻细节是真实的、现场气氛是真实的。
(2)新闻照片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
编辑要分析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是否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具有趣味性的、与读者地理或心理上相接近的,这些新闻价值要素具备得越多,新闻照片就越有采用的价值。
(3)照片的画面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新闻照片不同于文字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以形象性的符号生动再现新闻场景。因此,编辑在选择照片时要考虑其画面是否抓住了报道对象最典型、最精彩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应该能够展示人物最有特点的面貌与性格,展示事件发展最高潮时期的场面和气氛。
(4)照片画面上的景物层次丰富、对比清晰、制作精良,有利于制版印刷。
黑白照片的黑白对比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以免影响制版效果彩色照片的主色调,最好能够与版面的主色调和风格相协调。
(5)照片反映的内容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避免副作用。
有些新闻照片从画面上看很有视觉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可能是来自于对社会阴暗面或者丑恶行为的夸张性的表现,甚至是对一些犯罪场面、淫秽行为的赤裸裸的展示,这样的照片如果发表出去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还有一些照片由于拍摄者考虑不周,选择角度或取景不当,画面上泄露了不应泄露的国家机密,这类照片也是不能采用的。
(6)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报纸的特点。
编辑选择照片与选择文字稿件一样要立足于本报的编辑方针,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需求和风格特色来分析照片是否适合报纸采用,是否能够体现报纸应有的水平和一贯风格。
(7)如果是选择系列照片编辑专题新闻报道,或者编辑图片专栏或专版,还要综合考虑照片之间的相互配合,要避免一组照片中出现画面相重复的情况。而且要注意中景、远景和特写镜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