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611文艺研究能力综合测试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美

【答案】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应,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2. 优美

【答案】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市美主体与审美客休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市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 随物赋形

【答案】“随物赋形”是苏轼提出的一条文艺创作及美学的原则。它要求艺术家尊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准确而又自然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其中的“物”指客观对象,包括自然事物与社会生活内容,“形”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情貌和形态。苏轼的“随物赋形”的创作主张以艺术形象的刻画应合乎自然为最高标准,要求创作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4. 反思判断力

【答案】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康德对“判断力”了解的意义在于“反思判断”,这是康德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反思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因此,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批判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桥梁作用。

5. 荒诞

【答案】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6. 直觉说

【答案】“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7. 技艺

【答案】技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二是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制作一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实践智慧和技艺。其中制作的地位很是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种与理论和实践并列的人类活动,更是一种隐秘的思维图式,即亚里十多德在探讨存在、知识、实践、德性等问题时,总是以技艺作为比附和参照。这样一种“技艺”之喻,既给古希腊思想家探讨问题带来了方便和进展,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8. 距离说

【答案】“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美学理论,又称“心理距离说”。它要求人们自己与外物分离。“距离”这种审美现象完全是超脱人的实用功利日的的,从实际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即客体才成为审美的客体,才有对客体的审美的欣赏,在欣赏中才有审美的愉快。因此“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心理距离说”成为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二、简答题

9. 学习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

(2)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

(4)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10.美感和快感有什么关系?

【答案】(1)多数美学家认为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我们也赞同这种看法: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应该把它的生理快感加以区分。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

①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生理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如口渴时喝水所获得的快感,肚饿时吃饭所获得的快感;

②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

所支配,他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

(2)但是,我们不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加以绝对化。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人的美感,主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

②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器官(格兰. 亚伦说的“低等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渗透到美感当中,有时可以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

11.简述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艺术美特点的观点。

【答案】(1)基本观点他们从美学的基本问题,即艺术与现实关系出发,提出了自己对艺术美的见解。

(2)影响和意义批判地吸取他们观点中的合理因素,这对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3)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艺术美的看法

①内容:他从“美是生活”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美及其生动丰富性,毫无保留地肯定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②具体观点

a.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

第一,他批驳了唯心主义美学所提出的这种观点,即人不能在现实中寻找出真正的美来,于是“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美的观念,要由艺术作品来实现”。

第二,他认为现实生活本身完全能够满足人的美的渴望。

b. 在艺术中创造想象的作用是有限的:他认为想象中的美不如生活中的美,而完成的作品中表现的美,又不如想象中的美。

c. 艺术形式本身带来的局限:例如他认为雕塑、绘画与生活相比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雕塑、绘画都是死的、不动的等等。

(4)黑格尔对艺术美的看法

①他否认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a. 他不仅否认现实美,也否认现实生活的客观存在。

b. 他认为生活现实本身就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c. 他提出真正的美是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也就是艺术美。

d. 这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在美学中的反映。

②他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③他反对艺术机械模仿自然:艺术必须抓住事物的普遍性,并加以理想化,只有把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本质概括出来,去掉一切偶然东西,才会使作品更好地表现出“基本意蕴”

(5)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黑格尔关于艺术美的看法的评价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了现实美,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艺术美只是现实美的粗糙、苍白的反映。

②黑格尔强调了艺术美,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