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12会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其结果应该怎样?

【答案】(1)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力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总括登记,另—方面还要在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中明细登记。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原始依据必须相同,借贷记账方向必须一致,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方法要点如下:①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在同一时期,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又记入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若该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涉及一个总分类账所属几个明细分类账户,也应分别记入几个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简言之,即“同时登记”。

②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应相同。即总分类账户记在借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亦记在借方; 总分类账户记在贷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亦记在贷方。简言之,即“同方向登记”。

③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或金额之和相等。简言之,即“金额相等”。

(2)账户平行登记之后可产生的数量关系如下: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常利用这种相等关系来检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什么是实收资本? 其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答案】实收资本具体表现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投资人可以用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资产对企业投资。

实收资本是按照投资人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计价。投资者出资方式不同,计价方法也有所差别。

(1)以货币出资的计价

投资者以货币方式出资,包括以人民币出资和外币出资。我国企业投资者一般以人民币出资,企业可于收到时按实际收款额作为投入资本入账。

中外合资企业在收到外方出资人的外汇投资时,需采用一定的汇率将外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入账。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的外汇时,应按照当日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登记有关的资产账户和“实收资本”账户。

(2)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计价

投资者如果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实物资产出资,应当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计价,即通常采用企业与投资者双方认可的价值计价。

投资者如果以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同样应按公平合理的原则计价。一般说来,对于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的作价,不应超过它们为企业增加的未来经济效益的现值。

3. 企业哪些税金应计人管理费用? 哪项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

【答案】(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账户、“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账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

(2)应交税费除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其他都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4. 何谓借贷记账法? 如何理解“借”、“贷”二字的含义?

【答案】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来记录经济业务的—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借、贷两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此时,借、贷两字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以及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对借贷记账法的利用,借、贷二字不再局限于货币资金借贷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而逐渐扩展到财产物资和经营损益等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这时,借、贷二字就逐渐失去原来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用以标明账户记录经济业务数量增减变化的方向,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5. 区分资产和资本的概念。

【答案】资本与资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具体如下:

(1)资产(Aeset ),是企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为投资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归企业所有。企业的所谓法人财产权,就是指企业对其控制的资产拥有的所有权。

(2)资本(Cagita ),是企业为购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它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分别归债权人和公司所有者(股东)所有,企业对其资本不拥有所有权。

6. 存量会计等式与增量会计等式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答案】(1)存量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提示了资产负债表三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数量上的函数关系,概括地反映了企业在某—时点(期初、期末)上的财务状况,是企业拥有价值的静态表达式。

(2)增量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它揭示企业利润表中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与数量上的函数关系,反映出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是企业价值的动态表达式。

(3)会计的六大要素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则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7. 若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的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己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对此,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作何会计处理? 试结合举例说明。

【答案】(1)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应享有被授资单位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企业在支付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对方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预付款,构成企业的—项债权,其与取得的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作为两项金融资产。

举例如下:甲公司于2010年3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万元。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可分得3万元。则甲公司在确认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包含的现金股利部分单独核算,相应的账务处理为:

(2)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举例如下:A 企业原持有B 企业40%的股权,2010年5月20日,A 企业决定出售10%的B 企业股权,出售时A 企业账面上对B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180万元,损益调整48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70.5万元。

(1)A 企业确认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为:

(2)除应将实际取得价款与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确认出售损益以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