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简述全媒体背景下图片应用的变化。

【答案】(1)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图片的产生发生了变化。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但是角色和工作模式有转变。摄影记者转变成图文影并重的全能记者,并也开始从事图片编辑,另外专题摄影报道也是其优势。网民和手机拍客也为媒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

(2)全媒体背景下,图片运作机制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图片运作机制一般可概括为:一个中枢、一张网、两大支柱、三扇窗。

①“一个中枢”,是指很多报社己经设立的图片中心或视觉中心。

②“一张网”,是指数字化图片管理系统,把图片中心的电脑同编辑记者的电脑、签约摄影师和拍客的电脑联结在一起,实现图片信息的实时有效传递。

③“两大支柱”,是指既要注重专业摄影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又要注重社会摄影队伍的挖掘和培养。

④“三扇窗”,是指把经过选编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报纸、互联网、城市街头的大型LED 显示屏提供给广大受众。

2. 怎样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是否有新意?

【答案】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有无新意可以从以下三要点入手:

(1)从稿件所写的事实本身去判断

凡是新近发生的、出现概率较小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变动,对读者来说含有较多的未知因素,因而具有新意。可以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一稿,表明到1956年上海用人力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已经结束,这同在此之前报道人力车大大减少的稿件相比,更具有新意,因为它表明使用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的时代己近开始。

(2)从新闻媒介对变动的传播情况去判断

稿件内容的新与旧,是从读者的未知程度来判断的,那么影响读者知与未知的重要条件就是新闻媒介的传播。某一内容传播越多,读者也就知之越多; 反之,则越少。因此,凡是从未传播或传播较少的,就含有新意。因此判断传播情况,一定要同读者实际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少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才能准确判断读者的未知程度,才能把握所写内容对读者来说是否有新意,以及新意的大小。

(3)从外界环境的变动去判断

有些事实本身并未变,但由于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这些事实存在的状态是否会改变,

产生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即未知因素)。此时,重申这种状态不会改变就成了新闻。如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政府重申人民币不贬值。当时,宣布这种“不变’夕,有利于消除读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正是新闻的功能所在。同时,环境有变,与此相关的事物本身状态未变,这“有变”与“未变”形成强烈的反差,本身即含有新意。

3. 综合性配置及要领是什么?

【答案】综合性配置,是报道配置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方方面面的受众。新闻单元(新闻版或新闻节目)少的新闻媒体、报纸的要闻版、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更需要采取这种配置方式。综合性配置要尽可能做到“6个结合”。

(1)点面结合

“点”指的是重点,“面”指的是一般。新闻报道要有重点,即要有反映当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新闻,要有反映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新闻。没有这样的重点,新闻报道就会缺少分量。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要有反映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新闻,也要有反映非热点问题的新闻。这样才有利于受众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现实,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2)庄谐结合

现实生活中不乏庄重、严肃的新闻。这些新闻,有些是受众欲知的,有些是受众应知的,不能不予报道。但如果一个新闻单元中都是这样的新闻,受众的情绪得不到必要的调节,兴趣性和注意力便会减弱。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安排一些轻松活泼的新闻。

(3)褒贬结合

新闻媒体应当褒扬先进。先进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不褒扬先进,就不能很好地引导群众前进。然而先进与落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褒扬先进,不批评落后,就不能有效地促使落后向先进转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所以,报道的配置,不能忽略批评性稿件。

(4)图文结合

这主要是就报纸而言。报纸应当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图片的功能远不止美化版面。它可以不受读者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可以起到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所具有的直观、显眼等优势,使它成为报纸与电视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图文并茂,两翼齐飞”,这是当代报纸编辑人员应有的新观念。通常情况下,一个版面至少应安排一张图片。如果没有合适的新闻照片,也可配置速写、漫画等。

(5)长短结合

就稿件的篇幅而言,应尽量做到长短相间。有些新闻内容重要,虽然长一些,受众也愿意接受。但如果一个新闻单元都是长稿件,既不利于扩大报道面,也不利于调节受众的视觉或听觉,妨碍信息传播的效果。

(6)多种文体结合

消息是传递新闻最便捷的体裁。在一个新闻单元中,以消息为主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还应尽可能安排一些通讯、评论、来信等,以避免体裁的单调,提高版面和节目的活

跃度。

4. 分析说明版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操作程序。

【答案】(1)进行前期版面策划,确定编排思想

版面前期策划形成了版面编排思想,但在开始编版前,编辑还要认真通读该版的所有稿件,通过比较和思考,发现这些稿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秩序,对如何将这些稿件编排到版面上加以更细致的考虑。后期的这项工作中,编辑思想得到进一步明确,或者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编辑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

①确定版面上的头条和重点稿件;

②考虑稿件和广告的关系处理;

③考虑稿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

④考虑版面引导作用、表情作用的发挥。

⑤考虑读者的读报心理和习惯。

(2)把握版面信息量与用稿量

一个版面所包含的读者欲知而未知的内容的多少构成版面的信息量。如果一个版面上读者急切需要知道的东西越多,这个版面的信息量也就越大。版面上采用的稿件有多少是版面的用稿量。用稿量大,是版面上登的稿件条数多,但不一定等于信息量大。一个好的报纸版面,应该尽力做到用稿量与信息量成正比。即用稿量大,信息量也随之加大。

版面的用稿量是有定数的,信息量却是无定数的,目前还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给报纸的信息量做“量”的规定和检查。需要强调的是,在把握用稿量时,还要注意稿件品种的多样化。

(3)配置稿件

在确定版面编排思想之后,稿件配置是版面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稿件配置,才能使版面内容分类组合,形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实现版面编排思想。配置稿件的具体办法包括稿件的组合和稿件的发展两类。

稿件组合是将若干条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稿件组织为一个稿群,使之成为版面上相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稿件组合的主要方法有同题组合、专栏组合、集中编排。稿件发展是对己有的稿件做资料、观点或最新信息的补充。稿件发展的主要方式有:配评论、加按语、配资料、配新闻。

(4)编写导读

有些重要稿件根据其传播价值本应放在头版或首页,但因为篇幅太长,如果全文刊登会影响头版与首页其他稿件的处理,减少版面上的信息量,这就需要以导读的形式处理。导读分为标题式、提要式和海报式廿类,并且可以灵活地组合运用。

(5)准确计算稿件篇幅

文字稿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图片以对角线方法放大缩小,拆算成栏宽、行高。标题换算成相当于正文文字的篇幅,标题的篇幅除了要算进标题字符所占的面积外,还要注意留白。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