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农业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适用院系@外语学院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人不相同。

2.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日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3. 音素和音节

【答案】音素和音节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的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 它可以划分出“k.a.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例如,“爸”(ba )从音色的角度可以划分出“b ”和“a ”两个不同的音素。“刊”(kan )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2)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每一次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几次紧张就

有几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例如“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古城”(xi an shi yi ge mei 1i de gu cheng),发音器官紧张十次,是十个音节,写下来是十个汉字。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4. 意音文字

【答案】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音标? 国际音标有什么优点?

【答案】(1)为了把语音记录下来,便于分析和研究,人们创造了许多种标音的符号,这就是“音标”。

(2)国际音标有很多优点:

①由于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没有标音含混的毛病。

②国际音标形体简单清晰,而且大部分符号都采自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学和用都比较容易。

③国际音标符号相当完备,必要时还可以加上一些附加符号,它可以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6. 字与词的关系怎样?

【答案】文字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从记录的音节数目来看,它既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也可能有几个音节。如英吉利文字中的"bicycle" ,字形——"bicycle" ,字音—

[baisikl],字义——“自行车”,记录三个音节。而我国的汉字则是另一种情况,一个字原则上只记录一个音节,而汉语的词既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所以一个汉字可能记录一个词(如“红”

,也可能只记录一个词素(如“捍”;此外,还有少数的字并未记录完整“笑”“树”)“溉”“铿”)

的语言成分,要几个字合起来才能记录一个词或词素(如“首藉”)中的“首”“藉”、“孑”中的“孑”“”、“卡宾枪”中的“卡”“宾”。

7. 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的作用有哪些限制?

【答案】语音规律就是把一定历史时一期内语言中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加以概括的公式。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语音规律的作用虽有多重限制,但在限定的范围内却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例外”,它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8. 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发音上的条件?

【答案】音质的不同取决于三个方面:

(1)发音的物体不同。

(2)发音的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9. 语言发展中为什么不能有爆发?

【答案】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而不是爆发的。语言的发展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得比较慢时(譬如在欧洲的中世纪,在我国的封建时代),语言的发展也慢一些。社会急剧变动时,语言的发展也会快一些。例如在法国大革命、苏联十月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期,都出现了一大批新词,同时也有一些词改变了意义或是消亡了。但是语言不是上层建筑,一种语言可以同样地为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服务,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社会革命之后把现存的语言完全消灭,再从平地上创造出新的来代替它。

10.从前有一位工匠,偶然有机会参加了天文学家关于银河问题的学术辩论会。会后,他向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一个问题:“我懂得人们怎样学会了测定各个星辰间的距离,他们怎样计算出这些星辰的重量和解释出它们的物理恃性,以及怎样认识了其它的许多东西。可是请您告诉我,人们是怎样知道星草和行星的名称的呢? ”请你替这位天文学家作一个回答。

【答案】名称对于事物来说是外在的,用某个名称来指称某个事物并没有必然的理由。语音舆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不是天生注定的,而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11.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 克隆 taller 绳子 棕色 菠萝 氧吧 dancer 质子 actually

【答案】单纯词:克隆、菠萝

复合词:剪刀、棕色、质子

派生词:taller 、绳子、氧吧、dancer 、actually

12.请解释语法成分、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形态、语法手段等术语的含义。

【答案】(1)语法成分:语法的功能单位即句子成分,也称作语法成分。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2)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一式和功能的。

(3)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记,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