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871新闻与传播实务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媒介广告组织和企业广告部门一般特点。
【答案】(1)媒介广告组织的一般特点
在广告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的媒介是广告行为主体之一,其广告职能是通过媒介的广告部门来具体实现的。媒介最初的广告经营,集承揽、发布等多种职能于一身。随着现代广告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广告经营机制的确立,媒介广告经营的职能和角色也相应地转变为专司广告发布之职。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广告经营运作方式也不同。媒介的广告机构也就根据媒介在广告经营中所实现的具体职能来设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媒介广告职能不同,决定了广告机构设置的不同。
①在实行完全广告代理制的国家和地区,媒介在广告经营中一般只承担广告发布的职能,向广告代理公司和广告客户出售媒介版面和时间,是媒介广告版面和时间的销售部门。如在最先实现和完成媒介广告职能和角色转换的美国,其广告业高度发达,实行着完全广告代理制,媒介以不直接与广告主接洽为原则,除分类广告外,媒介只承担广告发布的职责。由于职能和业务内容的单一,这类媒介的广告部门机构设置就较简单,称为广告局或广告部,下设营业部门、编排部门、行政财务部门等几大部门。营业部门负责对外的业务联络和接洽,编排部门负责广告的刊播,行政财务部门负责行政财务方面的管理,督促广告费的及时回收。
②在没有推行广告代理制或没有实行完全广告代理制的国家或地区,媒介不仅负责广告的发布,还兼仟广告承揽与广告代理之职,其媒介广告部门的机构设置就较复杂。在我国大陆,广告代理制还处于逐步推行阶段,除规定外商来华做广告必须经由广告代理外,媒介的广告经营儿乎与广告公司没有差别。实行严格意义上的广告代理制,即对媒介的广告经营实行广告承揽与广告发布职能的真正分离,使媒介专司广告发布,应是我国广告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2)企业广告部门的一般特点
企业广告部门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的广告管理组织,受制于企业对广告的认识,也从属于企业的整体管理与组织形式。从我国企业的广告管理现状来看,其广告管理组织大致可分为公关宣传型、销售配合型和营销管理型三类:
①公关宣传型。该模式是基于企业广告的宣传功能定位,将企业广告纳入企业的行政管理系统,是企业行政职能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这种模式比较注重企业的形象推广和企业的内外信息沟通,但广告运作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脱离市场。
②销售配合型。销售配合型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国内外较多采用的一种模式。企业的广告组织从属于企业的销售部门,其主要作用在于销售配合。即企业的广告组织在行销主管的管理下,与企业的其他行销部门一起共同为企业行销服务。实际操作中又可分为以市场或产品为基础的两种
组织管理类型。
③营销管理型。该广告管理模式将企业广告部门从具体的销售层次中分离出来,提升为与其他职能部门并列的独立机构,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推广组织和企业实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将企业广告的宏观决策、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结合起来,减少了企业广告的管理层次,加强了企业广告的统一管理和长远规划,有利于企业广告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调配。
2. 如何认识媒体到达率与接触频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既然广告主有各种各样的目标,但同时又面临着预算的限制,所以他们常常要在到达率和接触频率之间寻求均衡。要使人们知道某一产品或品牌,就必须要求一定的到达率,也就是说,要使潜在购买者能接触到讯息。既然目标是使所有的潜在购买者知道新的产品或品牌,所以新品牌或产品需要高到达率。
(1)接触频率是指一个人接触的媒体载具(但不一定接触媒体中的广告)的次数。大多数广告主都同意1:1的接触率是不存在的。因此,虽然你的广告可能己放入某一媒体载具中,但消费者接触到那一载具的事实并不确保你的广告己被看到。结果,媒体计划书中表示的接触频率水平高估了那一广告的实际接触率水平。为了避免这种高估,一些媒体购买者把媒体载具的到达率称为看到广告的机会,而不是它的实际接触。因此,接触数字就用于计算到达率和接触频率水平。但这种妥协不能帮助确定广告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留下印象所需要达到的接触频率。广告的创作性、接收者的参与程度、噪音和许多其他干扰因素使任何要做出精确确定的企图破灭了。
(2)某一广告可能不仅仅出现在一种媒体载具上,它可能出现在多种载具上,这就导致了重复出现(即接触频率)。如果某则广告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出现,一次接触的总人数成为非累计到达率。如果广告在两个节目上出现,一次接触的总人数亦称为非累计到达率。如两个节目的到达率都包括了那些两个节目都收看了的人的数量,这种重叠称为累计到达率。非累计到达率和累计到达率都是很重要的。非累计到达率表明潜在的新的接触,而累汁到达率提供了对接触频率的估计。
(3)媒体购买者一般通过数字来了解有多少潜在受众能接触到某一系列的商业广告。将某段时间的节目视听率和家庭接触节目的平均次数结合起来(接触频率)的测量常常被用来作为参考依据,成为总视听率(GRP ),而目标视听率((TRP )则指媒体购买到达的目标受众的人数及相应的次数。与GRP 不同,TRP 不包括覆盖面浪费。
3. 你认为“营销”和“传播”是广告运作中截然分开的两个层面吗?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在“推销主义”广告时代,“营销”和“传播”作为广告运动的两个层面,并没有被截然分开,广告主在强调广告的“营销”功能的同时,也在积极探寻广告运作过程中新的沟通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效果。
①USP 理论强调“广告应将火力集中在一个狭窄的目标上”。威廉·伯恩巴克的“实施重心法”则认为,广告实施过程中广告讯息战略的“如何表达”部分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内容,他的使“广告讯息单纯化,清晰化,戏剧化”的观点,以及有关广告创作中“噪音”的论述,也都明确涉及广告运作中的“传播”问题。
②但这一时期,他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是长期的销售目标。他们更愿意把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活动来看待,而不能同时明确肯定广告也足一种传播活动。
(2)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广告专家和学者己经注意到广告运作“营销目标”和“传播目标”的关系问题。他们发现,策划者在强调传播时,他们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上; 当他们强调销售时,又采取长期观点,“广告,是在或近或远的将来引起销售”的观点就具有代表性。
(3)20世纪80年代后,“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开始流行。这种理论的出现,有其特殊的背景: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的4P 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形势的需要,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 理论则大行其道。4C 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四个传统的营销环节的研究,而是立足于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了解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应付出的成本,方便消费者购买产品以及强调沟通等新的思维模式。这样,凡是与消费者有关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纳入营销和传播活动的范围,广告的传播功能得到强化,整合营销传播也就应运而生。
(4)整合营销传播强调的是前后一致的形象与声音,信息的双向传播以及关心社会、注重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等。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即以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为目的,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以各种传播媒介的整合运用为手段。整合营销传播努力的目标就是加强企业与其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培植品牌忠诚,最终形成品牌资产。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变成了营销组合中的驱动性力量。为了实现传播活动的完整并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必须将各自为阵的内部部门以及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都协调起来,彼此和谐以达到良好的整体传播效果。
4. 请简述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答案】广告策划要对整个广告活动进行全面的策划,其内容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1)主要内容:
①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是广告策划和创意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营销环境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产品分析、市场竞争性分析以及消费者分析。
②确定广告目标。广告目标是指广告活动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这样的目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否则目标的制定就失去了意义。
③广告定位。定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寻找消费者心智中的阶梯,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新对产品定位,是将产品定位和确立消费者合而为一,而不是将它们彼此分离。广告定位就是要在目标消费者心智中寻找产品的最有利于接受的信息。
④广告创意表现。这一部分内容是要将广告策划人头脑中的东西从无形转为有形的阶段。也是广告策划的重点。
⑤广告媒介选择和规划。媒介策划是针对既定的广告目标,在一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利用各种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发布策略,把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到市场目标受众而进行的策划和安排。
③广告预算。广告预算就是广告公司对广告活动所需费用的11一划和匡算,它规定在一定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