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中医临床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苷酸序列,并断开每条链的一个磷酸酶
2. 互变异构(tautomericshift )。
【答案】互变异构是指核苷酸上的嘧啶环和嘌呤环的芳香族性质以及环上取代基团(羟基和氨基)的富电子性质致使它们在溶液中能够发生酮式一烯醇式的相互转变的现象。
3. 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acyHRNAsynthetase )。
【答案】氨酰
合成酶是指能高度特异地识别氨基酸和tRNA 两种底物的酶,反应消耗
的酶。
ATP 。催化氨基酸与tRNA
4. 第二信使。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时是指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中特定的核
的DNA 内切酶,时细菌限制修饰系统的重要部分,
可防止外源DNA 的入侵。目前发现了三类限制性内切酶,其中第二类酶是基因工程重要的工具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细胞外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跨膜传递机制激活的受体,刺激膜内特定 的效应酶或离子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信使物质。这种胞内信息分子起到将胞外信息传导、放大、变为细胞内信息的作用,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 )、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 )等。 5.
【答案】
是米氏常数,是指米氏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一半的时候底物的浓度,它可以用
来反映底物与酶的亲和力。
6. 剪接体
【答案】
剪接体是指由小核
等)和蛋白质因子(约100
多种)动态组成识别RNA 前体的剪接位点并催化剪接反应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7. Edman 降解。
【答案】Edman 降解又称苯异硫氰酸酯法,是指从肽链的游离的
第 2 页,共 33 页
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
列的过程。末端 氨基酸被PITC 修饰,然后从肽链上分离修饰的氨基酸,再用乙酸乙酯抽提后,
可用层析等方法鉴定。余下一条 缺少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的肽链再进行下一轮循环。
8. 类脂。
【答案】类脂是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类、固醇类等。
二、问答题
9. 试计算苹果酸彻底氧化成C02和H20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1)(2)(3)(4)乙酰
总共可得到5分子NADH 和1分子
经由氧化磷酸化可生成14个ATP , 加上底物水平
和
需依次进行下述反应:
^
磷酸化得到的1个GTP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和总共能产生15个ATP 。
10.毒蛇的毒液中通常含有磷脂酶其作用磷脂酰胆碱的产物是什么?释放出来的产物进入血流之后对红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影响?
【答案】磷脂酶
的作用位点是磷脂2号位上的酯键,释放出来的是溶血磷脂,对红细胞的
影响是能导致红细胞溶血。
11.酶催化反应:
【答案】
不变,因为
根据快速平衡理论,米氏常数
值将増大,那么
等于底物平衡常数
若在反应体系中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值也增大吗?为什么?
与反应过程无关,只是反应的平衡状态常数,是反应的最终状态。
12.枯草杆菌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27600)是一种能催化某些氨基酸酯和酰胺水解的细菌蛋白酶。对于合成的底物N-乙酰-L-酪氨酸乙酯
(1)当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浓度是
时,计算
(3)计算
:被
枯草杆菌蛋白酶与
枯草杆菌蛋白酶的
时
水解的
是多少? 为
吲哚共同存在时的
当吲哚为分别为
(2)吲哚是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抑制常数
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的
【答案】(1)首先计算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浓度,然后计算
(2)因为哚是竞争性抑制剂,所以对于该酶催化的反应在有无抑制的条件下
第 3 页,共 33 页
是相同的。
应当注意到,
在竞争性抑制的速度方程中和在双倒数作图中
(3)利用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
都不受[I]的影响,因此
为
13.葡萄糖可结合并竞争性地抑制糖原磷酸化酶,试分析该作用机制的生理学意义。
【答案】该机制可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而有效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即血糖浓度升高时不再降解糖原。
14.请简要描述反义RNA 调控基因表达的基本机制。
【答案】反义译的直接抑制或与靶翻译功能。可能是反义
调控基因表达的基本机制分为三类。
直接作用于其靶
分子对
的SD 序列和(或)编码区,引起翻酶的敏感性增加,使其降解。
的
结合后引起该双链
与与靶
(1)转录前调控:
这类反义(2)转录后调控:反义
的SD 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从而抑制靶
的上游序列结合后会引起核糖体结合位点区域的二级结构可直接抑制靶
的转录。
发生改变,因而阻止了核糖体的结合。
(3)复制前调控:反义
15.哺乳动物体内合成的大多数蛋白质含有20种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如果体内缺乏甚至一种必需氨基酸就会使蛋白质降解的速率大于合成的速率。
(1)加速蛋白质的水解如何提高缺乏的氨基酸的量? (2)蛋白质降解的加速如何提高机体对N 的排泄?
【答案】(1)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在正常的条件下,细胞内的蛋白质在持续地发生合成和降解。尽管在此过程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都能循环利用,但重新利用的效率并不完全一样,因此还需要补充氨基酸。就哺乳动物而言,没有游离的氨基酸储备库。其必需氨基酸只能来自食物或者机体自身组织上的蛋白质。如果必需氨基酸不能从食物中及时补充,细胞倾向于加速自身蛋白质的水解,以产生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但其中的机制还不清楚。
(2)蛋白质水解的加速将产生更多游离的氨基酸。在这些氨基酸氧化的时候,氨便产生了。氨浓度的上升就会刺激尿素循环,产生更多的尿素,导致N 排泄的增加。
第 4 页,共 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