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面全球化趋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猛发展,这种现实要求人们必须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结构也处于调整之中。直面政治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新成为21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中需要优先思考的问题,而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则高屋建瓴,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它与全球化之间就有某种不可切割的必然联系。本文在对全球化与政治文明概念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正负效应,并对全球化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选择和路径选择从理论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最后进一步指出了在此历程中应该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章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的概念。首先,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入手,分析了当代西方及中国关于全球化的几个流派,考察了全球化的概念,认为全球化并非是单一的全球化,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全球化;它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发展。其次,从各位学者对政治文明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政治文明包括政治主体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它具有阶级性、发展性、民主性和复杂性;它既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进程,又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最后,分析了全球化的政治文明寓意和政治文明的全球化寓意。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和考验。对于机遇,文章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全球化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动力;促进了政治文明主体政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考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加速了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分化,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强势文化的张扬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之上的国家主权相对弱化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选择。文章认为,处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应把握时代潮流,制定合理理性的目标选择是首要前提。民主、法治、人权是当代世界各国公认的政治游戏规则,将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选择是必要和重要的。民主是价值诉求,法治是基本保障,人权是根基。 第四部分探讨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文章认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内容复杂,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在此过程中主要的路径取向:正确处理政党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政府推进为主,社会自主相结合;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同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提出了在此历程中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探索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质”与“低量”状态以及理性对待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效应。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放在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之中来考察,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互动角度出发,分析了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