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郑州师范学院8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后和其他社会矛后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 党的执政能力
【答案】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力一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二、简答题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历史背景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②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
③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各级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思想准备,或者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把一些闹事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基本内容有: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提出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5.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案】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因为:
(1)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己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党的八大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但是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更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的任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使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逐步相信社会主义,使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进一步坚信社会主义。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他认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对世界和平就越有利。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7.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答案】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对于改变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