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信仰缺失,造成社会心态浮躁,校园投毒案、大学生暴力杀人案等也随之频发。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当今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而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中学阶段就已完成。现如今,作为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大部分都鼓励竞争,强调个人成功。中国学生很勤奋聪明,但缺乏分享与合作精神。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
由于语文学科蕴含着天然的德育教育因子,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与德育教育水乳交融,这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识文断句,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贯穿德育教育。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熏陶、感染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自身也要有较高的人文基础,注意深度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入,是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完成的一项关键且迫切的任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根据高中生的身心成长阶段特点,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不应是政治理论式的说教,即“抽出而讲之”。而应以具体文本为载体,自然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心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这一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不顾课文载体,脱离文本进行发挥,牵强附会,教育方式模板化,仅定格在课堂教学。总体说来,高中语文教学整体呈现出重视学生成才,而忽视学生成长的局面。
本论文通过探求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行为,把德育教育的观念落到实处,摸索如何使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的更加完善,同时也使本身具有德育功能的高中语文教学重现生机。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高考,更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其思想情怀,道德品质的正确引导。
论文系统地梳理了有关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既有研究成果,从语文教学的本原角度阐释了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就当前德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该德育教育的内容、如何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个人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典型实战案例。总之,论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相关研究,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