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2304货币银行学之货币银行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格雷欣法则

【答案】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律”。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 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2.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答案】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参与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家共同建立一个跨国的区域性中央银行,各成员国内部不再设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区域性中央银行是建立在若干地域相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与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而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的诞生,则标志着欧盟的成员国也开始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

二、简答题

3. 国际通货膨胀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答案】国际通货膨胀通过以下五条传递途径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第一,价格传递。即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商品价格的传递。从短期看,国际价格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取决于一国的出口部门的权重;从长期看,由于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或贸易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国际价格通过冲击全部贸易品,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第二,部门传递。在商品市场上,进口品若是中间产品,苏价格上涨将使采用进口品的生产部门成本上升,售价提高,带动了不采用进口品生产部门的商品价格上升。在劳动市场上,当出口部门的商品价格随世界市场的价格上升后,其利润增加,刺激该部门扩大生产,对劳动者的需求加大,因而提高了工资。通过收入的攀比,使得非出口部门的工资也随之上升,增加了非出口部门的生产成本,导致非出口部门商品价格上涨。

第三,需求传递a 其他国家若存在过度需求,就会刺激本国出口部门的繁荣和出口量的上升,经过外贸乘数的作用,使国内收入增加,需求扩大,导致国内价格水平上涨。

第四,货币传递。当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时,国外货币和资本流入国内,增加了国内货币量。但由于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这种影响,因此,只有突如其来的货币流入才能将通货膨胀从他国输入到国内。

第五,预期传递。国际市场上工资和价格发生波动,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使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来,例如国际市场上价格上涨后,人们预测国内价格也要上涨,这种预期反而引起了国内物价的上升。

4. 请简要分析回购协议的交易原理及特点。

【答案】(1)回购协议的交易原理

回购协议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其具体操作是,在货币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同时签订一个协议,由卖方承诺在日后将证券如数买回,买方保证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回售给卖方。这一交易将一种现货买卖和远期交易相结合,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回购协议是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不付利息的一种变通性对策。当企业出现暂时闲置资金时,存在银行是没有利息的。为了把这笔资金吸引到银行,银行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向企业出售证券,并同意在次日或在企业运用这笔资金时,按原价买回证券,另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这样,企业可以获得报酬,等于银行变相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回购协议虽然表现为买卖证券的形式,但买卖价格却与真正买卖证券的价格脱离,一般低于市价。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2)回购协议的特点

①回购协议的对象一般都是国债,因此这种担保品一般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收益都是很有保证的,如果到期银行或券商不能赎回这些债券,融资方可以将这些债券进行转让,所以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性是很低的。

②借贷时间短,回购协议的交易时间一般只有几天或者几个月,借贷时间很短。

③回购协议的出售方多是银行和证券商,用于获得短期融资,而购买方是一些大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获得收益,应该说这是银行的一项熏要负债业务。

④回购协议的单笔交易数额巨大,利率相对其他融资方式较高,是属于一个批发金融市场,所以利率的微小变化,其放大效应将会非常明显。

5. 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互动性。

【答案】(1)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资本市场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期限长,风险大,收益高,流动性差。这里是指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资本市场有明显的影响,而资本市场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也有反作用。

(2)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公开市场业务对资本市场有直接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效果最易控制的政策工具之一。它主要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中央银行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増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购入债券,増加了资本市场上的需求量,会活跃市场并促使总体价格上升。反之,则会降低资本市场上的总价格水平。

②货币政策的结果对资本市场有*要作用。较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通中货币增加,利率下降。一方面人们持有的货币超过意愿,资本市场的资金面比较宽松,会促使市场上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利率的下降使必要收益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

③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变动势必会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如果货币政策稳定性差,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长期发展。只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减少人为扰动,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平台。

(3)资本市场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有一定的反作用,主要有:

①资本市场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由于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反映了经济总体状况,而且比实体经济指标反应更为迅速。如果资本市场过热,宏观经济往往出现通胀可能,央行就应该减少货币投放、甚至回笼通货。反之如果资本市场过冷,央行应注意是否是货币供给量太少,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资本市场的变动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向导作用。

②发达的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必须要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才能容纳央行大笔吞吐资金,进一步将货币的增减传递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另一方面,即使采用其他政策手段,也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形成新的市场利率,通过改变投资影响实体经济,保证货币政策效果。

③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资本市场越发达,货币供给变动时利率变动就越灵敏,货币政策从实施操作到发生效果的时间也就越短。

三、论述题

6. 说明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反之则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国际收支对汇率水平的影响,需要在收支差额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比较明显。

(2)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货币的国内价值和购买力下降相对较快,则其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也会贬值。

(3)相对利率。本国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较高时,投资者愿意持有本币资产,进而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反之则本币贬值。相对利率对汇率的影响,需要和相对通货膨胀率结合起来看,更具体地说,实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名义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工具的范畴,具有被动性,因而它对短期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从长期看,真实利率趋于稳定)。

(4)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长中的结构不一致和数量不一致,也会影响汇率。如果总需求的整体增长快于总供给的整体增长,满足不了的那部分总需求将转向国外,引起进口增长,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当总需求的增长从整体上快于总供给的增加时,还会导致货币的超额发行和财政赤字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因此,简单地说,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一般呈贬值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