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9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7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5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3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范畴

【答案】经济范畴是指经济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术语,用以表明经济现象的性质、特征及相互联系。经济范畴主要有四类:

(1)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最一般范畴,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2)适用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商品、市场、货币等;

(3)适用于某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原始氏族、奴隶占有制、封建土地占有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

(4)适用十某种特定经济研究领域的经济范畴,如生产函数、投资函数、恩格尔定律等。

2. 新殖民主义

【答案】新殖民主义是指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以继续保持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各种利益。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以“援助”为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助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此外还利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盘剥。新殖民主义的推行,使得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3. 劳动资料

【答案】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道路等。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得到改进,如旧的手工织布机被机器织布机所代替,一般的机器织布机被自动化的织布机所代替。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的范围和品种也不断扩大。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资料中除了一般的生产工具外,还包括各种动力装备、计算机系统、机械手、机器人、传送装置以及各种仪器、仪表等。

4. 生产资木

【答案】生产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在资本家指挥下,通过生产过程为资本家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使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当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资料作为榨取剩余价值手段时,才变成资本。资本家将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迫使工人为他生产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按其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按其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小是独立的资本。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有:(1)生产资本的循环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2)生产资本的循环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都是生产过程,而中间是流通过程; (3)生产资本的循环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但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似乎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5. 价值形成过程

【答案】价值形成过程是指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

(1)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各种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同时会发生机器设备的磨损,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并未消失,而是转移到新生产出的产品中去了,构成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所以,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自身原有的价值量,只是使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由一种使用价值(生产资料)转换为另一种使用价值(新产品)。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山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

(2)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根据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原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即支出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这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这就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事实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绝小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必须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6. 财政危机

【答案】财政危机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国家财政的混乱和动荡。在广义上,财政危机被理解为整个国家的财政金融体系发生了严重问题,整个市场出现混乱; 在狭义上,财政危机仅指国家财政发生了问题。赤字过大,债务过重,或财政收入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滑坡等,都会造成国家财政危机。巨额赤字不仅使财政支出中的利息负担越来越大,而且缩小了国家利用财政干预经济的回旋余地。如果国家财政停止兑付己经到期的政府债券,则表明事实上已存在财政危机。

二、简答题

7. 怎样认识资本社会化、劳动资本化和剩余价值分享的关系?

【答案】资本社会化、劳动资本化和剩余价值分享的关系如下:

(1)资本社会化是指资本所有权由独资老板或几个合伙人集中控制转变为多元股东分散持有

的过程。资本社会化就产生了归于资本的剩余价值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劳动资本化是指劳动力价值(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股权的过程。劳动资本化就产生了全部剩余价值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2)上述资本社会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资本化程度高低的小同组合,可能出现四种企业类型,形成对剩余价值分享的四种不同模式:

①资本社会化与劳动资本化的程度都很低

在这类企业中,企业的剩余价值主要由股东占有,而且股东人数少,控股权通常集中在个人或家族手上。员工的基本报酬形式仍然是工资。这类企业与传统的业主制企业最为相似。

②资本社会化程度很高,但劳动资本化程度不高

在这类企业中。员下的基本报酬形式仍然是工资,剩余价值主要归企业股东所有,但股东人数很多,企业总股权在大量股东之间分散持有,以致没有控股者。

③资本社会化程度低而劳动资本化程度高

在这类企业中,一方面创业股东(个别人)拥有控股权,获得大量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有大批的经营者,也有一定数量的个人股权,分享剩余价值。

④资本社会化与劳动资本化程度都很高

在这类企业中,不但员工较广泛地成为股东,而且股东总人数众多,股权分散,因此是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剩余价值。这类企业可以说是对古典资本主义在当代经济中的扬弃。

8. 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看待这些趋势?

【答案】(1)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经济关系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新趋势的内容如下: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

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各国问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相互斗争,构成了“东西南北”关系。东西关系是从世界经济的社会性质出发,是现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就是东西方从“冷战”走向和平; 南北关系的核心就是经济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②竟争中的合作加强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是国际分工,尤其是水平型国际分工及其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又叫“南南”合作,这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一直是在平等与不平等、合理与小合理的矛盾中建立并发展的。由于世界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完全平等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又的确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其合作的基础仍然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依存的不确定性。

(2)对这些趋势的看法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下,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有悖时代潮流。安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