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具体劳动
【答案】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2. 停滞的过剩人口
【答案】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口。这些人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条件最恶劣,工资水平最低。此外,还包括那些处在相对过剩人口最底层的,属十赤贫需要救济的人们。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是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第三类是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力的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3. 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了资本价值增殖程度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称为剥削率。预付资本中不变资本用。表示,可变资本用、表示,剩余价值用m 表示,商品价值就是c+v+m。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为了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较。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其公式是:(m'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另一种公式表不: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两个公式表示的内容是一致的。第一个公式以物化劳动表示剥削程度,即在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第二个公式以活劳动的形式表不剥削程度,即在工人的一个劳动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剩余价值率; ②可变资本量。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m/v)。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率逐渐提高。
4. 雇佣劳动制度
【答案】雇佣劳动制度是指资本家雇佣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必须能够有权支配它。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不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主
义社会正是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因而劳动者只能把存在于他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否则就无法维持生活。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形成,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便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5. 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动、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方面所做出的安排或决定。它既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国际货币关系的规章和制度,也包括各国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做法,还包括在国际货币关系中起协调、监督作用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金融组织或机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汇率决定及其变动;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国际储备资产及其构成。国际货币制度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牙买加体制。
6. 食利国
【答案】食利国是指脱离生产,专靠剥削别国,特别是殖民地人民的劳动以维持生存的国家。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坚实基础。巨额的资本输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国外利润收入。巨额的资本输出和所带来的利润,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加重了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剥削,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成了它们的债务奴隶。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今后不断吮吸世界各国人民血汗的吸血管,它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简答题
7. 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性和党性,它公然申明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它不仅不断经受着实践的检验,而且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规
律所指引的方向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夹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无产阶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要受到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他们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能够也应当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2)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各种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具有两重性的。它既把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永恒化,也揭示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微观经济学就实质内容而言,它只不过用更为现代的数学工具表达了斯密早已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自由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会使各产品实现供求平衡。与此相对比,宏观经济学领域则学派纷呈,争论不断,既涉及理论分析,也涉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正是在这些不同学派的争议中,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规律的认识。
(3)应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①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②正确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西方经济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全盘否定,一概排斥; 也不盲口崇拜,全盘照收; 而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反映资产阶级偏见,掩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质及其深层次矛盾的基础理论,必须深刻批判,坚决摒弃。对于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和分析私有制市场经济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具体理论观点,如关于价格、竞争、成本、利润和总需求管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理论,则应结合我国国情,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即吸收这些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共性、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总之,对于西方经济学,适当借鉴是必要的,盲日照搬是要坏事的,以为可以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独立研究更是万万不行的。
8. 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看待这些趋势?
【答案】(1)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经济关系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新趋势的内容如下: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
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