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情境,化学教学情境

  摘要


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关键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就很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旦没有求知的欲望,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不会思考他们就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意识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也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此外,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大多都采取“填鸭式”的错误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双重被动现象。学生长期依赖着老师,对老师说过的话和书本得来的结论都深信不疑,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不会自己动脑筋问问题。因此,在现代教学的课堂上,很少会有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所有人都听之任之,难以从老师的讲解和点拨中受到启发,积极主动地提出科学问题,班级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群体,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学生普遍都缺乏问题意识。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问题意识,就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因为感知到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从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人类力求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破解问题的一种心理态势。通俗的说,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和探究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会驱使人们去积极思维,从而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就是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在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中虽然都提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但是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第一场所,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构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适时、恰到好处地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从而主动的提出问题并探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新疆和静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同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列举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另外还分析了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在这些理论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几个有效途径: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思维方和提出问题的技能、教师的创造个性等等。

最后,笔者认为,在化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提高问题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最后重点阐述了什么是问题情境以及在化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最后简单总结了教师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步骤以及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