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6微生物学[专业硕士]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数种。
【答案】pH 值;渗透压;水活度;氧化还原势
2. 昆虫病毒的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
3. 有些乳酸菌因缺乏EMP 途径中的_____和_____等若干重要酶,故其葡萄糖降解需完全依赖_____途径。
【答案】醛缩酶;异构酶;HMP
4. 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有两种,一是利用_____进行处理的_____,另一是利用_____进行处理的_____。
【答案】活性污泥;完全混合曝气法;生物被膜;生物转盘法
5. 常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剂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抗毒素类;抗病毒血清类;抗菌血清类;免疫球蛋白制剂
6. 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 ②它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_____,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_____。
【答案】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
7. 现有一培养基,其成分为:①葡萄糖(50g )
,
酵母膏
,
【答案】
(1)从对其成分的了解程度来看,它属于_____培养基;
(2)从其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_____培养基;
(3)从其作用来看,应属于_____培养基;
(4)其中的各成分分别属于何种营养要素或具有何功能?
①_____、_____,②_____,③_____, 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⑧_____,⑨_____,⑩_____, ⑪_____;
(5)这种培养基适用于选择性培养_____而抑制_____。
⑤尿素,⑥⑩链霉素,⑪琼脂,⑫pH=4.5; 试回
答:(1)半组合;(2)固体;(3)选择性;(4)①碳源;能源;②无机盐;③无机盐;④氮源;⑤氮源;⑥生长因子等;⑦无机盐;⑧无机盐;⑨水;⑩抑制细菌;⑪凝固剂;(5)真菌;细菌
8. 能产芽孢的细菌较少,主要是属于革兰氏_____性细菌的_____属和_____属,前者是好氧菌,其芽孢囊呈_____状,后者是厌氧菌,其芽孢囊的外形常呈_____状。
【答案】阳;芽孢杆菌;梭菌;杆;梭
9. 伍斯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微生物的
界(域):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
10.由于升汞
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于_____消毒,特别是_____制品。 序列进行比较后,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答案】金属器皿;铝
二、名词解释
11.共生
【答案】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
12.完全混合曝气法
【答案】完全混合曝气法,即表面加速曝气法,是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
13.生长限制因子。
【答案】生长限制因子是指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即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
14.同型酒精发酵。
【答案】同型酒精发酵是酿酒酵母通过EMP 途径进行的发酵,即由EMP 途径代谢产生的丙酮酸经过脱羧放出
15.链丝段。
16.趋性。
【答案】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中的不同理化或生物因子有作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同时生成乙醛,乙醛接受糖酵解过程中释放的被还原成乙醇。 【答案】锻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三、简答题
17.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答案】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部分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18.比较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细胞壁无或不完整,对青霉素不敏感。
(2)不同点:
①原生质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无细胞壁,而球状体残留部分细胞壁。
②菌种形成方式不同,形成方式分别为:
a. 原生质体是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
部分细胞壁的球形细胞,一般由菌所形成。 菌形成。 b. 球状体是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部分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而残留
c.L-型细菌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无细胞壁的细菌。
d. 支原体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无细胞壁的细菌。
19.什么是补体结合实验? 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试分析实验结果。
【答案】(1)补体接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作为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
(2)基本原理:补体可与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相结合;指示系统如遇还未被抗原和抗体复合物所结合的游离补体,就会出现肉眼易见的溶血反应。
(3)结果分析:若在试验系统中先加入含有抗体的试样,就会立即形成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这时如加入补体,则因补体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故形成抗原、抗体与补体三者的复合物。这时,如再加入含有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的指示系统,因其中的红细胞已与溶血素发生特异结合,而这一新复合物由于得不到游离补体,因而红细胞不会发生溶血反应。因此,凡指示系统未发生溶血现象者,即为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
20.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案】(1)鉴别性培养基是:在普通培养基中加人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反应的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的培养基。
(2)EMB 培养基鉴别作用的原理: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是一种鉴别培养基,可检查在乳品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EMB 中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两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长出来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