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 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答案】(1)健康的含义
①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②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2)协调自我身心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大学生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a. 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而不至于焦虑仿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
b. 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
③合理调控情绪
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生活中的烦恼要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友情。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和情绪稳定。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
2.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答案】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①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②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③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④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⑤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②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③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己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是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进行的新的扩展和完善。这是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易行,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3. 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答案】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 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 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 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 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_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一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
成果的学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和各个行业的骨干,更需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4)培养优良学风
①勤奋。就是要刻苦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②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③求实。就是要确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④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4.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夕,强调要“推己及人’,,关爱他人。
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悟守诚信。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
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⑦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2)继承和弘扬这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之中成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不是沉重的负担,而像是一块永不会磨蚀的“胎记”,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会不断地将道德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成为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推进力量。
5.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答案】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是以改革创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