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同等学力加试)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
【答案】个人品德的养成既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正确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也要自觉地向道德模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①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月却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③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2)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有:
a. 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b. 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c. 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悠意妄为;
d. 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e. 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②大学生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中自觉开展学习道德榜样的活动,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道德修养要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人们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①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社会;
②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发明创造等社会实践,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
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因为: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己经过时了。
(2)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获益的同时,也要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3. 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答案】(1)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②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③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④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树立诚信品质:
①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树立高尚的诚信道德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自觉与不诚信的行为作斗争。
②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③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④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树立诚信品质,不仅要学习关系如何做到诚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履行诚信的执行力,时时刻刻注意反省自己,自我检查、自我检讨,及时改正做得不好的地方。
⑤向道德模范学习。树立诚信品质,要自觉地向诚信道德模范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提升自己。
4.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
【答案】(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近几年,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②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
③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在就业问题上,一些人的就业观念仍然滞后,缺乏到基层和农村择业创业的积极性,或者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即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更需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 ①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不仅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IV 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