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建筑理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克托艾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答案】维克托艾曼纽尔二世纪念碑是用来纪念意大利首位国王的纪念碑。该纪念碑有着超大的规模,但它的组成元素和风格却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纪念碑有双重基座,而开有窗口的建筑底层的做法来自文艺复兴风格,主体建筑立面为一弯月形的柱廊。建筑本身高大而雄讳的体量和到处设置的雕像都突出它本身的纪念性,但夸张的表现方法却成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一大败笔,它的出现也正说明了处于新旧时代交接点上的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
【答案】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是波非尔的成名作,是一座位于巴塞罗那郊区的大型综合性住宅。整个公寓大楼由18座塔楼组成,这些塔楼在底部呈弧线形分开,至顶层又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公寓大楼外部采用独特的半圆柱体阳台形式,而在内部则在各塔楼的相交处形成一个开阔的中庭,各塔楼中还有相互连接的公共性庭院,而各种规格的公寓就环绕在这些公共建筑之间,巧妙地解决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搭配问题。
3. 典雅主义
【答案】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基。其中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于1961年获美国AIA 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4. 新陈代谢派
【答案】新陈代谢派是指日本1960年前后出现的一个建筑流派,它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等。
5.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答案】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是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的设计作品,位于纽约肯尼迪机场,1961年建成。候机楼主体建筑由4个“Y”形的墩柱支撑的4片混凝土结构薄壳体构成,且每片薄壳体都向内倾斜,形成了如展翼般的屋顶形式,其余地方则由大面积的玻璃窗覆盖。20世纪50
至60年代,薄壳体结构非常流行,也出现了包括悉尼歌剧院和候机楼这样的优秀代表,开启了钢筋混凝土与玻璃窗结构建筑的新形式。沙里宁以他所设计的几所此类建筑奠定了他有机形式现代设计大师的地位。
6.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该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其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尤其是外观造型独特,大量采用斜坡面,颜色稳重大气,呈现出一种华贵。它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它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其风格偏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气势恢宏,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坡度有转折,上部平缓,下部陡直。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尖,造型各异。外墙多用石材或仿石材装饰,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廓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清细考究。
二、简答题
7. 丹下健三有哪些主要设计作品?各有何特点?
【答案】丹下健三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1980年丹下健三被授予日本文化艺术界的最高奖——H 本文化勋章。其主要设计作品及特色为:
(1)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该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2)山梨文化会馆
山梨文化会馆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以新型的工业技术革命为特征。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个垂直向的圆形交通塔,内为电梯、楼梯和各种服务性设施。
(3)香川县厅舍和仓敷县厅舍
香川县厅舍和仓敷县厅舍钢筋混凝土墙面与构件比较粗重,但从厅舍外廊露明的钢筋混凝土梁头、各层阳台栏板的形式与比例等等,可以看到它们从规划以至细部处理都散发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气息。
8.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谁设计的?有何特点?
【答案】(1)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莫奈奥设计的。
(2)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主要特点
①建筑中对地方与历史元素的使用是显然的,室内连贯的展览空间由一系列大券门的墙体组织;
②墙是由塞维利亚地方手工制造的、与当年古罗马砖同样尺度的红砖棚筑;
③新建博物馆与原有遗址建筑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又互相重叠的空间系统;
④这种重叠关系不仅形成了动人的、呈现历史的场景特征,而且也诱发了关于如何延续当今都市生活与社区感的思考。
9. 何为“皮包骨”的建筑?什么是“密斯风格”?
【答案】(1)“皮包骨”的建筑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密斯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皮包骨的建筑是他作品的明显特征,即玻璃为皮、钢结构为骨,如西格拉姆大厦。
(2)“密斯风格”
“密斯风格”是对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建筑特点的总结。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①“少就是多”。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少即精简,多即完美而开放性的空间。 ②“流动空间' 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是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完全不同的一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代表作是吐根哈特住宅。
③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和手法;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密斯认为,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代表作是西格拉姆大厦。
④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
⑤创作思想是纪律、秩序和形式。密斯把秩序看作建筑的首要因素,其晚期对建筑美学和理想形式的追求成为他的主要目标,理性化的的建筑设计已逐渐升华为技术精美的形式。
10.1933年CIAM 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发表了什么宣言?
【答案】CIAM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英文缩写,1928年在瑞士成立,发起人包括勒•柯布西耶、W•格罗皮乌斯、A•阿尔托等,在瑞士拉萨拉兹建立了由8个国家24人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它的宗旨是坚持研究与创作的权力,树立独特见解。
(1)1933年CIAM 会议的主题
①1933年CIAM 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 ②指出城市要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2)《雅典宪章》
1933年CIAM 第4次会议通过了《雅典宪章》,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
三、论述题
11.试述现代主义建筑。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又称国际式建筑,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建筑形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