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河南城建学院927环境化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富集因子/生物浓缩因子

【答案】生物富集因子又称生物浓缩系数,是指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与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之比,

即式中,BCF 为生物浓缩系数

;为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

;为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2. 肠肝循环

【答案】肠肝循环是指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的现象。这些物质呈高脂溶性,包含胆汁中的原形污染物或污染物代谢结合物在肠道经代谢转化而复得的原形污染物。能进行肠肝循环的污染物,通常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3. 拮抗作用

【答案】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

4. 光化学反应【答案】光化学反应是指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初级过程是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二、简答题

5. 简述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

【答案】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可划分为:

6

. 请简述对流层中光化学氧化剂

【答案】对流层中光化学氧化剂

(1)对流层中的天然来源

①由平流层输入;

②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主要来源?

的主要来源如下:自然界的光化学过程是的重要来源,由CO 产生的光化学机制为

(2)的人为源

源自交通运输、石油化学工业及燃煤电厂。

7. 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它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土壤颗粒表面双电层、孔隙水中带有电荷的离子或颗粒,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迀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污染物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如下:

(1)电压、电流大小

电压越大,土壤修复效率越高,电压越小,土壤修复效率越低;电流同样如此。电压、电流较大时,所形成的电厂作用较强,去除土壤中带电荷的粒子速度较快。

(2)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不同,带点粒子在其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其他影响因子也不同。

(3)污染物性质

污染物的性质决定其在相同电场作用下电场力作用的大小,对土壤电动修复效率影响较大。

(4)洗脱液组成和性质

洗脱液是再生液流过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后所得到的,影响电场作用以及带电物质在土壤中的运动。

(5)电极材料和结构

电极材料和结构决定其放电电压、电流、电池容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带电粒子的去除。

三、论述题

8. 试阐述几种无毒无害的反应介质。

【答案】无毒无害的反应介质主要有:

(1)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为反应介质,也可作为反应物质参加反应。作为反应介质,超临界流体具有多种特性,诸如高溶解能力、高扩散系数、可有效控制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无毒和不可燃等。

这些特性使其只需改变压力即可调控呈均相或呈非均相的反应相态; 对受扩散控制的一些反应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由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黏度和极性可连续变化,故可通过溶剂与溶质或不同溶质之间的分子作用力产生的溶剂效应和局部凝聚作用的影响,有效控制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2)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对无机物、有机物和聚合物都有一定的溶解性,近年来已被用来替代原有的有机溶

剂作为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的介质。可进行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区域

选择性烷基化反应等。

此外,它也是新型的清洁反应溶剂,在石油精炼、精细化工、烯烃聚合、线性烷基化、有机物分解、萃取水环境中痕量金属污染物以及在电化学中作为电解质等广泛应用。

9. 列举最广泛使用的农药的类型,并描述广谱和窄谱杀虫剂。

【答案】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农药类型可分为:

(1)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大部分是含有一个或几个苯环的氯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易溶于脂肪,并在其中积累。有机氯农药是目前造成污染的主要农药。主要有DDT 、六六六等。

(2)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是为取代有机氯农药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容易降解,故它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残留都没有有机氯农药那么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