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2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普通语言学概要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义的扩大
【答案】词义的扩大是指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的词义演变现象。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墨水”原来只指作为书写工具的黑色液体,现在则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
2.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日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3.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4. 语流音变
【答案】(1)语流音变的内涵
语流音变指的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2)语流音变的类型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①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比方北京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h /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②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比方北京话的上声是个发起来比较费力的低曲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调同“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③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
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高元音/iuy/除外)央化。比方北京话口语中“木头”/mutou/弱化成/muto/“妈妈”/mama/弱化成
/mah h /。
214④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称作“合音”。比方北京话的“你们”/nimon/常说成
[nim], “我们”常说成[wom]]或[m],“豆腐”/toufu/说成[tou5lf‘]; 三词都发生了音位的脱落,前两词还发生了合音。
总之,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5.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
21421421451
二、简答题
6. 语言中为什么会产生同音词?
【答案】某一语言的词汇中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称为同音词。产生同音词的原因有:
(1)多义词的分化是产生同音词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2)偶然同音也可以造成同音词。
(3)同音词还可以有其它来源,语音的演变和借用其它语言的词都可以产生同音词。
7. 词义是什么?
【答案】词义就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它的形成要受到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构成成分。词义中还可以有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即一般所说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风格色彩等。
8. 词是什么? 请指明下面例子中哪些是词,哪些不是词:
写字 编辑 小碗 骑马 领航 红花(一种药材) 红花(红色的花) 膨 高
【答案】词是一种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题中词语有:写字、编辑、骑马、领航、红花(一种药材)、高
其余“小碗、红花(红色的花)”是短语,“膨”是语素。
9. 什么是乐音、噪音、混合音?
【答案】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1)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构成的声音。发音的时候,凡是单纯靠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乐音中陪音的频率总是基音的频率的整数倍。
(2)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凑合而成的声音。如果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只是由于气流呼出时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阻碍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中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的比数就没有那样整齐。
(3)如果发音时声带振动同时气流又受到发音器官其它部分的某些阻碍,发出的就是同时具有乐音和噪音的混合音。
10.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答案】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词汇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词汇上就是对己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
(2)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
(3)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 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4)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5)粗俗化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滚滚洪流中,还哨然涌动着一股小小的浊流:语言的粗俗化。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桃的语言,如“TMD (他妈的)、WBD (王八蛋)”等随处可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