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答案】亚里士多德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提出了众多影响深远的美学思想,主要有:

(1)艺术“模仿论”

艺术“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亚理斯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艺术所摹仿的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2)“典型说”的萌芽

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典型一般都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按“典型”这个命题来论述,但实际上已涉及典型说的几个重要方面。

①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

②诗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比历史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③主张艺术理想化。

(3)“有机整体”说

①美在整一;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朗;

②多样统

③情节整一律。

他从有机整体的概念出发,认为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因为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中尤其强调悲剧情节的完整和紧密。

2. 简述柏拉图“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

【答案】“模仿说”是柏拉图把古希腊人关于漠仿的观念提炼成了一种哲学理论,加工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学说,用以说明万事万物的存在,以及艺术活动的本质。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性活动,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理念),甚至不能认识具体事物,只能模仿具体事物的影子,因此不能给人们提供真正的知识,不能把握真理;艺术总是模仿心灵的低贱部分也就是愔绪和感受部分,不能模仿心灵的高级部分,也就是理性部分。“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模仿说”对现实主义文论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论是模仿说的近代形态。这种理论虽然经常使用模仿说的语言,但表达的却是一

种再现理论。模仿和再现的区别在于:模仿的对象总是个别事物,再现却可以同时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模仿是一种纯粹的接受,再现则是一种能动的把握。再现论之所以是模仿说的延续,是因为它也强调艺术要真实地描绘客观现实。它对模仿说的发展则在于,指出艺术不仅能把握个别现象还能把握一般本质,因此大大地提高了艺术的真理在为诗辩护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

(2)“模仿说”对自然主义文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论是现实主义的延续,同时也是“模仿说”在现代文学理论中最后的体现。它是现实主义关于艺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立场的极端化。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土壤是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医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美国的德莱塞、诺里斯、杰克•伦敦等。

总之,柏拉图及其“摹仿说”不但对西方美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后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艺观上,他把在哲学上提倡的理念论作为他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倡功利论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在文艺创作上,他认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可以说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3. 简述黑格尔对美学的贡献。

【答案】(1)认识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一般社会情况与文艺活动之间的矛盾根源

他认识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一般社会情况与文艺活动之间的矛盾在于个人与社会的脱节,在于主观主义和唯我主义的猖獗,使个人性格中不能体现有理性内容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理想,因此不能具有文艺理想所要求的人物性格的独立自足性与坚强性。他的《美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企图纠正时弊,指出正确方向的。

(2)在美学本身,黑格尔继承康德而对康德进行了切中要害的批判

①康德在《美的分析》里把审美活动看成只是感性活动,认为纯美只关形式,涉及内容意义便破坏了纯美。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就是要驳斥这种风靡一时的形式主义和感性主义,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和理性的内容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②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转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3)黑格尔把辩证发展的道理应用到美学里,替美学建立了一个历史观点

①他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般世界情况”来研究,即联系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经济、改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来研究。

②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这种规律的基础,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原则,他还隐约见出艺术与劳动(尽管局限于脑力劳动)的关系,替美学上的实践观点种下了种子。

③他从辩证观点所提出的冲突说对于人物的分析与情节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4. 莱布尼茨的思想对美学的影响。

【答案】莱布尼茨作为德国理性主义美学的奠基者,其美学思想是以单子论的哲学雎系为基础的。他从单子论的“前定和谐”说出发,论证了美的本质在和谐、秩序,而美的本源来自上帝预先安排,从而将目的因引入对美的解释中,试图在可感形象与理性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又从单子论的认识论出发,阐述了灵感是“混乱的知觉”,具有令人愉悦却不涉功利的特点,从而确立了美学在认识体系中的地位:对鲍姆嘉通和康德的美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1)对鲍姆嘉通的美学影响:美学的诞生

伍尔夫是莱布尼茨的忠实信徒,他的主要功缋在于对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哲学加以系统化和通俗化。鲍姆嘉通接看伍尔夫对于布莱尼茨的理性哲学进一步系统化。他注意到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分为知情意三方面,而相应的哲学系统却有漏洞,于是他建议应设立一门新科学,译为感觉学。鲍姆嘉通1735年在《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里就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直到首次使用感觉学来称呼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时,美学就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就诞生了。

(2)对康德的美学影响:康德美学阼系的建立

康德继承了鲍民的形式主义和情感论扩张为他的美学阼系。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理论,逻辑是理性认识的理论。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里将美学区分为“先验的逻辑”和“先验的美学”即“先验的感性理论”。康德哲学以为整个世界是现象,本体不可知。他是第一个建立了一个完备的资产阶级的美学睞系的,而他却把他的美学著作不直接命名为美学。他把美学这一名词用在他的认识论的著作里,即关于感性认识的阐述的部分,这是很有趣的,也可以见到鲍姆加登的影响。康德也继承了鲍民把美基于情感的说法,而反对他的完满的感性认识即是美的理论。

总之,布莱尼茨确立了美学在认识体系中的地位。他的这一贡献对后来德国的美学的产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鲍姆嘉通正是在他的认识论学说中和美学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为对象的科学。而康德继鲍姆嘉通后, 将美学定义为“先验的美学”。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是在布莱尼茨的思想指引下前进的。

二、论述题

5. 试述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答案】(1)亚理斯多德的“摹仿”说与艺术的关系

①亚理斯多德把“摹仿”看作艺术的共同功能,他在“摹仿”这个名词里见到一种新的远较深刻的意义。亚理斯多德见到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的统一,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式”,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摹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

②亚理斯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艺术所摹仿的决不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形象),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2)《诗学》中的三种不同的摹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