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2.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有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3.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4.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5.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
第 2 页,共 60 页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6.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7.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8.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9. 语法功能
【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10.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假借来记录“自
第 3 页,共 60 页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己”的“自”。
二、简答题
11.被字句特点。
【答案】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句子。它表示受事主语“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带有遭受、不如意的语用色彩,少数是如意的和中性的。被字句不能由任何主动句变换而成,其特点主要有: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
;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
如果“一本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
12.“啤酒”“酒吧”分别由几个语素构成? 请分析并阐明理由。
【答案】“啤酒”是一个语素,它是通过音译加义类式借词; “酒吧”半音译半意译式借词,有两个语素。
(1)判断一个词有几个语素,可以使用替换法,即分别用每一个字另组新词,若在新词之中两个字的意思都保持不变,则为两个语素,反之则是一个语素。
(2)“啤酒”中“酒”翻译时是添加的义类词,所组新词意思不变,如“白酒”“红酒”“酒香”等,但是“啤”是音译字,无法组成其他词语,所以“啤酒”是一个语素; “酒吧”也是半音译半意译的借词,“酒”组成新词时意义不变,“吧”也可以组成其他的词,意义保持不变,如:“书吧”,“淘吧”等,所以“酒吧”有两个语素。
13.指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反义词?
和善 分散 脆弱 冷落 低落 淡季 通俗 浑浊
积累 赞同 拘泥 丑恶 富裕 平坦 吝音 节约
【答案】和善——凶恶[极性]
分散——集中[互补]
脆弱——坚强[极性]
冷落——热闹[极性]
低落——高涨[极性]
淡季——旺季[极性]
通俗——艰深[极性]
浑浊——清澈[极性]
积累——消耗(消费)[互补]
第 4 页,共 6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