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戏剧与影视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007系列电影

【答案】风靡全球的谍战电影。“007”是影片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他冷酷但多情,机智又勇敢,总能在最危难时化险为夷,也总能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历任“007”都是大帅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德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该系列影片深受广大影迷喜爱。自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5日公映后,出品方不断拍摄系列续集。007系列电影风靡全球,历经50余年长盛不衰。

2. 景深镜头

【答案】景深镜头是摄影机沿着纵深方向安排组织被拍摄对象,从而产生逼真的空间立体感觉的镜头。当人物在前后景之间运动,立体感格外强烈。景深构图在视觉上突破了戏剧、绘画中存在的“第三面墙”,给电影造型开拓了新的领地。现代电影常常运用开放式构图,以获得更强的空间真实感和造型潜力。创作者可以利用前景和后景两个空间内的不同事件形成对比关系。

3. 罗伯特•罗塞里尼

【答案】罗伯特•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1906—1977),意大利导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1945年他执导拍摄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成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宣言书。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与斗争。影片在实景中拍摄,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影片中的角色,除个别外,全部是非职业演员,由于他们都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有着深刻的体验,所以演来自然真实。影片第一次集中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朱赛普•德•桑蒂斯、卢切诺·维斯康蒂、维托里奥•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4. 《背靠背,脸对脸》

【答案】《背靠背脸对脸》是黄建新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名列都市电影的优秀代表之列。它对现实的细致深刻的剖析,对人物复杂内在性格的表现,对仕途政治的某种揶揄,对现代人心的独特挖掘分析,以及融合他早期理性思考的优长、某种象征意味和生活实况的结合等,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黄建新电影的特色。达到黄建新电影的上佳水准。

5. 《耻辱的抱痕》

【答案】著名影片《耻辱的疤痕》(1929.9)讲的是环境的影响以及黑人志气的培养。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作曲家,努力想要过上一种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尽管一些卑鄙的人想要腐蚀他,但他始终维持着“一种种族的信誉”。

6. 《公民凯恩》

【答案】奥逊•威尔斯执导的影片。影片以一名记者想要探究出报业大亨凯恩的临终遗言“玫瑰花蕾”的含义为线索,采用不同的视点叙事,由五个人讲述凯恩的一生,因此这部影片的结构呈现出纵横交错的复杂形态。

影片的问世成为划分现代电影和传统电影的转折点。现代电影在叙事结构、表现技巧和表达方式三个主要元素上和传统电影划开界限。影片在电影语言和视听元素的表现技巧上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是现代电影的典范之作。

7. 《东京物语》

【答案】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影片《东京物语》讲述一对老夫妇前往东京与其他子女相聚而产生的感情矛盾。旧家族制度亲子关系面临瓦解,年轻人忙于应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暇顾及敬养老人,老人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内心充满了惆怅。本片淡淡地联结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巧妙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生活姿态,反映二战后日本家庭关系中所发生的划时代的巨大变革,手法优雅流畅,细致而质朴。20世纪70、80年代,赢得世界影坛的广泛认同。

8. 《广岛之恋》

【答案】法国“左岸派”电影代表作。“记忆与遗忘”主题代表作品。

《广岛之恋》中的女主人公试图忘记战争年代自己在家乡内韦尔的痛苦恋情,她自以为已经忘记了,可在日本广岛——这个布满战争伤痕的特定时空里,恶梦般的记忆如毒蛇般再度舔噬心灵,而她与日本男子新建立的爱情也消失在过去的创伤中。遗忘是为了告别过去,但记忆虽然被理智强行压制下去,却已经化为了潜意识,记忆与遗忘的痛苦与矛盾将伴她终生。

9. 小津安二郎

【答案】小津安二郎(1903—1963〉,生于东京,是日本电影史上最具有民族审美形态风格的大师,被认为是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形式的一位艺术家。小津的作品,通常是以描述普通日本家庭之生活琐事,在寻常处刻画日本人之生活面貌和人生苦乐,展现日本现代社会的风俗与人情。他的电影形式严整完美,内涵丰实周延,成熟地阐释了东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东方影像美学特征。重要作品有《浮草物语》《东京物语》《秋刀鱼的滋味》等。

10.法斯宾德

【答案】新德国电影最重要的作者,影片主题具有强烈的思辨性、批判性和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感,“绝望”是其风格的标记。70年代后期开始,法斯宾德拍摄了著名的反映德国妇女生活与命运的“德国女性”四部曲:《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洛拉》和《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等。电影史称这一时期法斯宾德的影片为“好莱坞式的德国影片”,认为法斯宾德将好莱坞电影的戏剧性、娱乐性、观赏性与“新德国电影”题材的民族性、真实性、批判性结合起来,其影片既是感官的、娱乐的,又是思考的、富于教益的和高度风格化的。

11.《雪鞋》

【答案】1958年,三位法语电影制作者拍摄了《雪鞋》,这是一部幽默与温馨的影片,报道了一个雪鞋狂热者的集会。该片以35毫米拍摄,没有使用直接录音,但它仍然是加拿大直接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摄影师米歇尔·布罗将自己置身于事件的方式,是德鲁小组广角镜头和流畅摄影的先声。《雪鞋》获得赞誉,促使国家电影委员会成立了一个法语小组。

12.《美国哈兰县》

【答案】芭芭拉•科普尔的《美国哈兰县》是综合式纪录影片的例证。影片编年式地详细记录了肯塔基煤矿工人持续十三个月的罢工,全片大部分都呈现出直接电影的风貌。摄制组记录了工人罢工策略的改变,尤其倾注全力描绘了工人的妻子们组成了一个强劲的纠察队,以阻止不参加罢工的工人进入工厂。影片有着更多的戏剧性,然而科普尔将影片的戏剧性置于有关矿业工人斗争的历史背景之中。采用了一些历史资料片段并对年长市民进行访谈。

二、简答题

13.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异同。

【答案】蒙太奇学派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构成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有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1)不同处:

①爱森斯坦强调蒙太奇表现斗争和冲突,通过冲突表现新的概念,一种完全不同于这两个镜头本身的新的质,也就是1+1>2; 普多夫金的理论强调了电影的叙事性,即通过分镜头突出细节的重要性,通过对情节和事件的分解组合,再现情节和事件,使蒙太奇成为剧情片段的连续,从而加强电影的叙事力量。

②在效果呈现上,爱森斯坦注重隐喻。他早期的“杂耍蒙太奇”和后来的“理性蒙太奇”都强调一种隐喻^希望通过镜头组接产生概念代替艺术形象,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即通过某种电影语言及其形式阐明思想;普多夫金认为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联系,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过程。蒙太奇的运用则显示出导演观察生活、分析观察结果并对之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基于这种思考,普多夫金创立了“联想蒙太奇”,具有很浓的诗意和抒情因素。“联想蒙太奇”把没有物质联系但却具有十分密切主题联系的视象并列起来。这种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来统一全部镜头。

③爱森斯坦认为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普多夫金则强调心理因素,他认为影片应该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艺术效果应同观众的心理保持一致。

④总之一句话概括,在世界电影史上甚至电影语言的变革方面,爱森斯坦是解构革命的颠覆,而普多夫金是传承的、温和的、抒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