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海南大学法学院895经济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产业理论分析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

【答案】结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

(1)对产业结构长期政策进行规定

政府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演变规律,特别是现阶段发展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提出较长一段时期内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例如,《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规定,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是: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2)对战略产业加以保护和促进

这里的战略产业,是指具有较高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产业。战略产业一般包括新兴产业,即那些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朝阳型产业; 成长产业,即那些由于技术革新而取得飞跃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传统产业; 出口产业,即那些己经具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出口型产业。对于战略产业的有关保护措施主要有:限制所保护的同类国外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私人直接投资等。扶植的政策形式也较多,主要有财政投资、倾斜金融、倾斜税收以及行政干预等。

(3)对基础产业加以巩固和促进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提供基础性必需品(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产业部门。基础产业与战略产业不同,后者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龙头作用,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前者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其本身往往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政府政策应体现对基础产业的巩固和促进,以协调整个产业结构的和谐发展。

(4)对衰退产业加以调整和援助

衰退产业也就是不景气产业,政府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主要包括限制进口、财政补贴、减兔税等。例如,日本针对战后出现的衰退产业(包括煤炭业、纺织业、造船业、有色金属业、石油化工业等)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法律,对这些产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衰退产业及时地进行援助和调整,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宏观上看这种调整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动乱; 其次,这种调整有利于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可以尽量减少资源过多地向衰退型产业流动; 再次,这种调整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支持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更新。

(5)对幼稚产业的加以推动和扶持

幼稚产业,指在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刚刚建立起来但是仍未成熟和稳定的产业。例如,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环保产业等等。这里所说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是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而言的。幼稚产业由于正出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对比较薄弱,往往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与发达国家同一类型的产业进行竞争和抗衡,这就需要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法,对幼稚产业进行推动和扶持,以加快其发展,确保其顺利度过“成长期”。

2. 简述审计机关的设立和领导体制。

【答案】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省、市、县三级的审计机关,分别在三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v1一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因而国家实行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3. 简述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并着重阐述过错推定原则中免除受害人对生产者或销售者过错举证责任的两种方式。

【答案】(1)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销售者,是指当销售者对产品质量问题存在过错时,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②无过错责仟原则适用于生产者,是指不问生产者是否有过错,都要对产品缺陷承担损害赔偿责仟。

(2)过错责任原则包括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一般过错责任原则下,受害人主张销售者的责任应承担举证证明其确有过错的义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过错推定原则下,不需受害人对销售者的过错负举证责任。《产品质量法》第42条规定,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当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时,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被免除。

4. 试述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事项和职权。

【答案】(1)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事项包括:

①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预算资金(含预算内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②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③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

(2)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包括:

①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等文件、资料; ②参加有关会议;

③参与研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提出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由单位审定公布后施行;

④检查有关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资料、文件、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现场勘

察实物;

⑤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⑥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⑦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的,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予以暂时封存;

⑧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以及改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⑨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⑩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授权范围内行使处理、处罚权;

@对本单位有关部门及下属单位遵守财经法规、经济效益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5. 我国《价格法》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答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逐步受到关注。我国也颁布了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一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不是这一部法律就能够解决的,它也需要多种法律的相互配合。在价格法律制度领域,不论是经营者的定价行为抑或政府定价,都直接涉及保护消费者的价格权益问题,因此,保护消费者的价格权益,就成为价格法的主要立法宗旨之一。我国《价格法》在对价格领域的基本制度作出规定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价格权益。主要体现为:

(1)《价格法》严格禁止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价格垄断以及变相涨价、乱涨价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并明确规定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价格法》赋予消费者参与政府定价的权利,要求政府在制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以及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不但要听取经营者的意见,更要通过听证会制度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制定后,应当向消费者公布,消费者可以对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提出调整建议。

(3)《价格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对各种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并受价格部门的保护。

6. 简述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准则。

【答案】(1)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违反有关反垄断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垄断行为。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实施垄断行为,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依照有关反垄断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2)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实施以不正当的低价销售商品、串通投标、发布虚假广告、进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3)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伪造、变造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记,伪造、变造或者买卖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