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坚持接触和利用新闻传播媒介的人。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

2. 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 ②具有新意; ③报道及时; ④公开传播。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其后,人们又加上一个“如何”,变成了“五个W ”加一个“H" ,简称为“新闻六要素”。

3. 新闻信息

【答案】新闻信息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新闻传播活动所传播的信息,只是信息世界中极少的一部分信息,即含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由新闻信息观入手,几位学者对新闻提出了新的定义:①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②新闻是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③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这些定义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信息的传受活动,新闻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规定。

4.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它是激励和推动人去行为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即活动的动因。它引导人们投身某项活动,激发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是基十需要而产生的。当人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动机以模糊形态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这时就成为意向。意向由于需要较弱,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意向转化为愿望,愿塑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就可能成为行为的动机,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

一切动机性行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动因,都是由动机而激发而形成行为; 二是有目标,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