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808管理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事务型领导者

【答案】事务型领导者又称为维持型领导者,是致力于维持现状的守业式的领导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秩序,使企业系统能高效、稳定的运行下去。事务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并且尽量考虑和满足下属的社会需要,通过协作活动提高下属的生产率水平。事务型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勤奋、谦和而且公正,以把事情理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引以为豪,并且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如计划、日程和预算,对组织有使命感,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2. 工作轮换

【答案】工作轮换是指使各级主管人员在不同部门的不同主管位置或非主管位置上轮流工作,以使其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经验,为其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好基础。工作轮换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受训者到不同部门考察工作但不会介入所考察部门的工作; 二是受训者介入不同部门的工作。工作轮换有利于促进员工对组织不同部门的了解,从而对整个组织的运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帮助他们选择更合适的工作; 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但也会存在诸如增加培训费用、难以培养专业化人才等不足。

二、简答题

3.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权力? 领导和管理是一回事吗?

【答案】(1)领导权力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法兰西和雷温等人认为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

①法定性权力。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但拥有法定权的权威,并不等于就是领导。

②奖赏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是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奖赏性权力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领导者要确切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

③惩罚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利用人们对惩罚和失去既得利益的恐慌心理而影响和改变他的态度和行为。

④感召性权力。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弓}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感召性权力的大小与职位高低无关,只取决于个人的行为。

⑤专长性权力。专长性权力是知识的权力,指的是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

(2)领导者使用权力应注意:

①慎重用权。不滥用权力; 确实需使用权力时应当机立断。

②公正用权(最重要原则)。在使用权力时要保持威信。

③例外处理。要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进行例外处理,有正当理由,光明正大,并强化“期望行为”。

(3)领导和管理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等同。

①领导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②从本质卜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卜对下属命令的行为。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③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者但并不是管理者。非正式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组织没有赋予他们职位和权力,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负责企业的计划和组织工作,但他们却能引导和激励、甚至命令自己的成员。

④一个人可能是个管理者,但并不是个领导者。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子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4. 简述知识管理的特点。

【答案】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员工自愿合作,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也就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专业人员等。

(2)知识管理需要博弈。由于知识经常与权力、金钱以及个体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所以知识管理是一项高度“政治化”的工作。如果不存在各种力量的博弈,谁都得不到知识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当博弈达到白热化状态时,知识管理的效率往往最高,知识才会被最大限度地利用。

(3)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专门的机构。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只有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才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采集、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监督知识的流向和使用。

(4)知识管理要针对市场进行。知识所有者希望知识被有效利用,并使市场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知识管理要面向知识的市场。

(5)要改变知识的工作模式。知识的经济价值需要通过生成、利用和共享的过程得到体现。加大知识推广力度,在组织中进行全面知识管理,包括市场调查、产品设计与升级、订单分配和定价等环节。

5. 决策的理论有哪些?

【答案】决策的理论包括: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19世纪50年代。赫伯特·A ·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3)回溯决策理论

①回溯决策理论(retrospectivedecision )或隐含最爱理沦(implicitfavorite )是指把思考重点放在决策制定之后,解释决策者如何努力使自己的决策合理化。该理论是1967年彼得. 索尔伯格提出的。

②回溯决策理论(或隐含最爱理论)说明,决策只是为已经作出的直觉决策证明其合理性的一个过程,说明了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个人相信他或她是在理性地行动,为某个重要问题制定逻辑的、理性的决策。

6. 结合管理者的定义描述管理者的技能。

【答案】管理者是指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即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职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包括: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称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管理者的综观全局,把组织看做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当今社会,决策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概念技能又是影响决策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拥有出色的概念技能,可以使管理者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又称人际交往技能,是指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 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 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对处于管理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

(3)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要具体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技术技能与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密切相关,在管理者技能层次结构中,属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