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50管理学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地适应环境并( )。
A. 进行组织变革
B. 保护组织稳定
C. 减少环境变化
D. 推动环境变化
【答案】A
2. 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遇到冲突或问题时,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
A. 决策角色
B. 信息角色
C. 人际角色
D. 联络角色
【答案】A
【解析】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10种不同、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包括:①企业家; ②冲突管理者; ③谈判者。
3. 卡尔森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管理经验,但被聘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3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你认为下述4种说法中哪一条有明显错误? ( )。
A. 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人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
B. 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可以成功移植
C. 成功管理的关键是人,只要搞好人的管理,就可取得成功
D. 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只说明卡尔森有特别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答案】D
4. 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方式位于管理方格图的( )格。
A.9.1
B.1.9
C.5.5
D.9.9
E.1.1
【答案】B
5. 在集权网络中,有一个或两个主要的信息发送者,最集权化的网络是( )和( )。
A. 轮型
B. 风车型
C. 圆型
D. 星型
E.Y 型
【答案】A.E
二、简答题
6. 我国过去大量存在的“三造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为什么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造成“三造工程”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1)计划不科学。
如果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中间出现了问题,很难再纠正,容易造成失败。应该事先勘探好,再进行设计施工,这样计划就不会轻易出问题。
(2)过程不易控制。
三项工作同时进行,如果一项工作出了问题,另外两项也得受影响,三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太多,不容易进行很好的控制。
7. 非正式组织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频繁的非正式联系促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会慢慢地形成。这些小群体形成以后,其成员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性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8. 试述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外部招聘是指根据组织制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选拔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员工的方式。
(1)外部招聘的优势
①外部招聘是一种有效的与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企业可借此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②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来自外部的候选人可以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与经验。他们没有太多的固有的程序束缚,工作起来可以放开手脚,从而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与上级或下属没有历史卜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新员工的加入,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防止僵化。
③根据“鳃鱼效应”,外聘人才的进入给内部员工带来无形的压力,造成危机感,可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潜能; 另外,通过相互学习有利于共同进步,又可避兔近亲繁殖。
④外部招聘可以缓解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由于空缺职位有限,企业内可能有几个候选人,他们之间的小良竞争可能导致勾心斗角、相互拆台等问题发生; 一k}某员工被提升,其他候选人可能会出现小满情绪,消极懈怠,不服管理。外部招聘可以使内部竞争者得到某种心理平衡,避免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⑤外部招聘的人才来源广,不论是从技术、能力和数量方面讲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招聘到许多优秀人才,尤其是一些较为稀缺的复合型人才。
⑥大大节省了培训费用。从外部获得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和有管理才能的人往往要比内部培训减少培训成本,特别是在组织急需这类人才时尤为重要。这种直接的“拿来主义”,不仅节约了培训经费和时间,还节约了获得实践经验所交的“学费”。
(2)外部招聘的局限性
①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筛选难度大,成本高,容易被应聘者的表面现象(如学历、资历等)所蒙蔽,而无法清楚了解其真实能力;
②需要更长的培训和适应阶段。即使是一项对组织来说很简单的工作,员工也需要对组织的人员、程序、政策和组织的特征加以熟悉,而这种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绩效; ③外部招聘可能费时费力。与内部招聘相比,无论是引进高层人才还是中低层人才,都需要相当高的招聘费用;
④“外聘人员”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无法接受企业文化;
⑤招聘企业可能成为外聘员工的“培训基地”、“中转站”;
⑥若组织内部有胜任的人未被选用,而从外部招聘会使他感到不公平,容易产生与外聘者不合作的态度。
9. 简述赫茨伯格的激励一保健理论。
【答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一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Theory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1)双因素的概念
①激励因素。指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激励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