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大学旅游学院850管理学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观点的是( )。
A. 行为科学理论
B 人际关系学说
C. 管理科学理论
D. 社会系统学派
【答案】B
【解析】1933年梅奥在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全面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儿个试验的初步成果,系统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一一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 下列有关决策的表述中,不正确是( )。
A. 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B 决策要有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
C. 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D. 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
【答案】D
【解析】决策理沦认为,最优方案往往要求从诸多方面满足各种苛刻的条件,只要其中有一个条件稍有差异,最优目标便难以实现。所以,决策的结果应该是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满意方案。
3. 在双因素理论中,工作环境优化和职工福利政策属于( )。
A. 保健因素
B. 激励因素
C. 自我实现需要
D. 强化因素
【答案】A
【解析】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够让员工产生满意情绪的因素,这些因素常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工作富有成就感和胜任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职业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工作成绩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等;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容易使人产生不满J 清绪盼因素,这些因素常常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公司政策、
行政管理、工资待遇、人际关系、安全等。
4. 塑造组织文化时,应该注意( )。
A. 主要考虑社会要求和行业特点,和本组织的具体情况无关
B. 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
C. 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
D. 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需改变
【答案】B
5. ( )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
【答案】B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说“管理的本质内容是维持和创新,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答案】从逻辑顺序上来考察,在特定时期内对某一社会经济系统(组织)的管理工作可以概述为: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符合预定的规则操作; 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不断旱现新的状态。显然,概述后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与创新。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因此说,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十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7. 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惟一的定义? 你对管理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1)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不同领域,人们从事的管理实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管理对象、内外部环境、分析问题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管理实践的差异; 而管理实践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人们对管理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管理,即使在理论界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以不同学派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来透视管理,在不同的浓度上概括出管理的真谛。对管理的这些众多解释之间并不矛盾,透过不同的解释,可以发现管理工作的诸多基本点,比如管理的目的性、管理职能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与一般作业活动的区别等。
(2)对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从而实现组织日标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①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
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
②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这些活动也被称为管理的职能。
③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要有选择地“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 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礁地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两者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 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8. 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为什么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答案】(1)控制和计划是不可分的,它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联系:
①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准,没有计划,控制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时控制又是计划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就等一纸空谈。
②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工作就越好进行,效果也越好,而控制越准确、全面和深入,就越能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并能更多的反馈信息以提高计划的质量。
③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如预算、政策、程序和规则等,选择控制方法和设计控制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计划本身的特点。
④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有一定的控制,如对计划的程序、计划的质量等实施控制; 控制工作本身也必须有一定的计划,如对控制的程序、控制的内容等,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计划。
(2)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涉及控制的具体对象,它属于管理中“做正确的事”范畴; “如何衡量”涉及控制的方法和具体的手段,它属于管理中“正确地做事”的范畴。衡量什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中的员工追求什么,如果错误的选择了标准,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只有保证“衡量什么”与控制的目标相符的情形下,“如何衡量”才能有利于实现该目标。因此“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有限和成本的节约,企业无力,也无必要对所有成员的所有活动进行控制,必须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一般来讲,决定企业经营成败,需要在控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因素有:
①获利能力。通过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取得一定的利润,这是任何企业从事经营的直接动因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成败的综合标志,通常可用与销售额或资金占用量相比较的利润率来表示。 ②市场地位。市场地位是指对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的要求,这是反映企业相对于其他厂家的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生产率。生产率标准可用来衡量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通常用单位资源所能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率标准。企业其他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产品领导地位。产品领导地位通常指产品的技术先进水平和功能完善程度。通用电器公司是这样定义产品领导地位的:它表明企业在工程、制造和市场方面领导一个行业的新产品和改良现有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