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物化学1988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1988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用茚三酮试剂确定氨基酸是靠它与下面( )功能集团起作用。
2.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是( )。
3.在适当条件下,盐酸胍变性球蛋白的可逆性,可证明( )。
4.蛋白质中形成肽键平面的原因是( )。
5.三个氨基酸(Asp,Leu,Lys)的混合物,经过一个sulphonoted polysturene 阳离子交换树脂粒,用PH5的缓冲液洗脱,洗脱液中氨基酸出现的顺序是( )。
6.溶液A 的PH 为7.0,溶液B 的PH 为6.0的两个溶液的体积相等,则其H+的含量关( )。
7.0.01N醋酸的PH 为3.4,0.01N HCl的PH 是 2,用0.01N NaOH分别去中和15mL 的以上醋酸和盐酸,试问需用( )NaOH。
8.酶活性的国际单位(I.U.)定义为在30。C下,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在( )速度时的酶量。
9.在PH5.0的经DEAE-纤维素柱纯化酶,此酶的比活从2.2U/mg提高到303U/mg,表明()
10.10-5毫克分子的乳酸脱氢酶,每秒催化10微克分子丙酮酸的生成,此酶的turnover number 是( )。
11.胰凝乳蛋白酶中电荷延迟系统是指( )。
12.在整体代谢的调节环节调节中,别构效应可调节( )。
13.A因子存在时,一个酶的初速度对底物浓度曲线为S 形,而当A 因子浓度增高时,此线左移,说明A 因子是( )。
14.一个酶的Km 为3X10-5M,Vmax 为转化8000克分子底物/分/克分子酶,底物浓度为3X10-5M 时,初速度是( )
15.在一个2底物-2产物酶反应系统中,对其中一个底物的Km 值是( )。
16.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
17.胶原蛋白的特性是( )。
18.α螺旋与β折叠的区别( )。
19.促进酶分子催化反应的机制是( )。
20.酶可以改变( )。
21.转化丁二酸根为反丁二烯酸根所需要的酶是( )。
22.激素17β-雌二醇发挥效应的位置在( )。
23.3’-5’cAMP的性质是( )。
24.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需要的辅酶为( )。
25.细胞液中脂肪酸的合成需要线粒体产生乙酸,乙酸是由( )带出线粒体膜。
26.氨对哺乳类细胞有害是因为( )。
27.U第一位上N 原子来源是( )。
28.嘌呤生物合成关键步骤是( )。
29.当一个蛋白质样品不纯时,要测定它的性质,可用的方法有( )。
30.在同一细胞中,RNA和DNA 杂交性质是( )。
31.DNA的Maxam-Gilbert 化学法序列分析对底物的要求是( )。
32.单链DNA 分子溶液形成双链的复性过程是( )级反应。
33.真核细胞中的RNA 聚合酶III 负责( )的合成。
34.DNA和RNA 的差别在于(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