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关键词: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矿业企业,突变级数法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某些矿产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开始大力提倡保护资源环境、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而要做到合理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矿产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做到合理地、科学地做好矿产资源经济评价工作。

通过构建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企业层面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能够促进矿业企业发现自身不足,追踪矿产资源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寻找到提高矿产资源竞争力的措施和途径,进而促进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和矿业企业将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梳理矿产资源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界定矿产资源竞争力的内涵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形成矿产资源竞争力一般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两轮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精简后得到初步指标体系。在对指标采用模糊Borda法进一步筛选后,最终构建出由资源禀赋、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以及经济社会效益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选择21家中小型铜矿企业作为样本,采用突变级数法和模糊聚类法对样本矿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评分,据此给出矿产资源竞争力综合排序。以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铜矿为案例,分析了该矿在资源禀赋、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状况及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结果,探讨了该铜矿矿产资源竞争力高于其他铜矿的深层次原因。第四,为了验证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对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对81家金矿、铅锌矿、铁矿和铜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将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中国矿业企业提升矿产资源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本文有以下三个创新点:

1.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完整。并且对金矿、铅锌矿、铁矿和铜矿四种类型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竞争力排名,并对不同类型矿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对比,验证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矿产资源竞争力的作用。

2.采用突变级数方法和模糊聚类法进行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结合模糊聚类的特性进行了改进,将模型的横纵坐标进行了调换,根据某一能力下的若干指标,在该能力方面将矿业企业进行聚类,使得在该种能力方面,众多矿业企业有了层次梯度的划分,且为后续突变级数法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突变级数法的主要特点是它首先对系统的评价总目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只需确定各个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不需要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计算过程简单准确,避免了传统竞争力评价方法中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偏差和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对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时,突变极数模型应用较为简单方便,而且采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影响矿业企业矿产资源竞争能力因素的多层次性、复杂性和综合性,也达到了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和多目标性。本研究采用综合模糊聚类法和突变级数法两种分析结果,使得企业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更具准确性。

3.通过科学步骤构建出企业层面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并将评价体系应用于矿业企业的实践,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现有矿产资源竞争力指标大部分基于区域层面,关注企业层面矿产资源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国内现有企业层面的矿产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中,没有经过科学的指标筛选过程。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打分,确定初步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体系,然后运用模糊Borda法进行指标筛选,最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确定过程科学严谨。将矿产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应用到中国矿业企业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中,通过对铜矿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中国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矿业企业提高矿产资源竞争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