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612政治学基础理论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2.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3. 国家契约说

【答案】国家契约说是指国家来自人们之间订立的契约的观点。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鸡鲁。至16-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国家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国家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5. 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

【答案】①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它具有以下特点:

a. 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b.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不是机械地随着特定政治关系变化而变化,而是可以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 另一方面,它对十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

c. 可以传习,它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媒介和途径来实现传习和传播,从而使自身得到延续。

②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6. 联邦制

【答案】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①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政治权力;

②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③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④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不过,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可以在联邦宪法允许范围内,与外国政府就某些次要事项签约,有些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还可以以独立资格加入国际组织。

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等。

二、简答题

7. 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历史阶段?

【答案】中国人对于政治的研究,几乎与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按其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五大阶段:

(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

大约从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和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手段展开的,它们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鞍、韩非为

代表的法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等等。这些学说,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了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了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以“天人三策”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并提出了“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就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

(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的思想格局。三种政治学说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

(5)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中国政治学的主导内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学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方面,我国政治学己经形成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并且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现有基本框架是以政治理论、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和国际政治学为主干而建立的。但另一方面,我国政治学研究力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别,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必定不断深化。

8. 政治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形式,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是一种政治管理形式。民主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定和存在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因此,马克思史义经典作家在谈到阶级社会中的民主时,总是把它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

(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民主之所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比如,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卞体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政治成员的权利卞体原则; 市场经济中的自由平等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公民权利平等和自由原则; 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原则和定期选举原则等等。因此,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过是市场经济过程在政治领域中的反映和投射。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①政治民主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

a. 每个公民不以别人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而是具有自己作为公民应有的独立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