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之政治经济学教材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

【答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有如下特点:

(1)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2)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下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3)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4)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2. 说明虚拟资木与实体资木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与虚拟资本相对立的是实体资本,实体资本也可以称为真实资本或现实资本,是指定期带来收入的、以实物或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本。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1)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副本”,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①实体资本具有基础性作用。其表现在:第一,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第二,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第三,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和影响。其表现是:第一,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第二,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第三,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从矛盾性来看,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第一,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第二,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第三,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3.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2)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4)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竟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4. 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答案】(1)“两权分离”的含义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对在股份公司中,马克思对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即资本职能的分离进行了深刻分析。股份公司实际上发生了两种不同的“两权分离”过程:第一是真实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分离。第二是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2)“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己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选择经营者、资本变动、资产受益等重大事项; 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重要基础。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虽然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内部结构; 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5. 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2)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以下两方面可以看出:

①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等历史事实决定了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生产力的落后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市场经济还不发达,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大比重;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也不合理; 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手工劳动特别是农村中的手工生产仍占有很大比重;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城市化程度不高; 国民经济整体实力较差,国际竞争力不强; 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