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0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19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28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38

一、单选题

1.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

A. 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 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 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 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答案】B

【解析】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也是五种不同的类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实行的课程,是指在课堂里实际开展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可以通过观察,问卷,与学生交谈等方式来识别这种课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动态的角度。不同的课程内容定义反映了定义者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每一种课程定义的背后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理论基础。因此,答案选B 。

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考查。有意义接受理论也称为认知接受理论,它高度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则应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组织框架,“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呈现现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理论和最近兴起的认知建构理论都不强调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

3. 古埃及作为学术中心的学校是( )

A. 僧侣学校

B. 宫廷学校

C. 骑士学校

D. 文士学校

【答案】A

,亦为学术中心。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解析】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

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

4.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

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

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

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A.

B.

C.

D.

【答案】A

【解析】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

5. 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

A. 重视道德教育

B. 重视文史教育

C. 轻视礼乐教育

D. 轻视科技教育

【答案】C

【解析】墨家和儒家都比较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而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最有特色的方,但是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儒家思想“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墨家认为儒家的乐教,不仅靡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于社会无补,主张“非乐”,因此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A 项和B 项是儒家和墨家的共同之处;墨家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因此D 项说

法是错误的。

6. 在德国最早办起实科中学的教派是( )。

A. 加尔文派

B. 路德派

C. 虔信派

D. 耶稣会派

【答案】C

【解析】实科学校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其特点为:接近实际生活、开设实用课程,培养从事工商业的中等技术人才。17世纪末18世纪前期,德国路德新教的虔信派教育家尝试建立此类学校。

7. 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

A. 自然后果

B. 作业的作用

C. 感官教育

D 游戏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感官教育。她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其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在实施感官教育时,蒙台梭利强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而敏感期的出现是服从个体发展节律的,故应根据这种发展节律设计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感官教育。在感官训练上可采用分解的办法,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简易的几部分进行练习。

8. “大学者,,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A. 教育独立

B. 教授治校

C 思想自由

D. 文理沟通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查。教育独立、教授治校、思想自由、文理沟通都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而思想自由是其核心观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种表述。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多加注意题目所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