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806语文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2.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3.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4. 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5.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有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第 2 页,共 46 页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6.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还包括仿句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7.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8.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9.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10.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二、分析题
第 3 页,共 46 页
11.用严式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并归纳/a/的音位变体及其分布条件:
(1)造
(2)家
(3)建
(4)权
(5)快
【答案】(1)造
(2)家
(3)建
(4)权
(5)快
/a/的音位变体及其分布条件具体如下:
音位 音位 变体出现条件 举例
[a] 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ai][an]
[A] 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 iA][uA]
/a/ [a] 出现在韵尾[-u]
或
12.请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例:我想喊他等等我,‖(转折)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并列)不叫他,‖(假设)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1)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我们的资金有限,技术力量不足,人口又多,搞现代化,不能不考虑到先化什么后化什么的问题,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有一个合理安排。
【答案】(1)别人说得对,‖(顺承)我们就应该欢迎,‖(递进)并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并列)别人说得不对,‖(并列)也应该让别人说完,‖(顺承)然后加以解释。
(3)我们的资金有限,‖(并列)技术力量不足,|(并列)人口又多,|(因果)搞现代化,不能不考虑到先化什么后化什么的问题,‖(解说)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并列)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13.改正下列词语注音方面的错误并就出现错误的原因展开分析
(1)飞机场:f īg ī ch ǎng
(2)家天下:j ā ti ān xà
(3)风乍起:f ōngzh àk ǐ
(4)梦西游:m òngs ī y óu
第 4 页,共 46 页 之前 [au]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