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1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1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31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42

一、名词解释

1. 徐州会战

【答案】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1938年5月,为保全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主动放弃徐州,徐州会战结束。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2. 宁汉合流

,武【答案】1927年9月,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由于南京简称“宁”

,史称“宁汉合流”汉简称“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与蒋介石

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3. 西原借款

【答案】西原借款是1917~1918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寺内正毅内阁之间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1917年,日本寺内正毅内阁顾问西原龟三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同中国交通总长曹汝霖等经办八次借款,一般称为“西原借款”。通过这些借款,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和山东的铁路权和矿产、森林资源开采权。

4. 欧事研究会

【答案】欧事研究会是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了欧事研究会。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5. 工业七十条

,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党【答案】工业七十条,又名《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中央起草的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的草案。该条例是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针对当时工业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相应的规定。该条例主要内容如下:①规定国家与企业之间实行“五定”、“五保”;②限制企业党组织对生产行政工作的干预过多,禁止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引申到车间、工段和科室;③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④每个企业必须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⑤明确规定技术人员和职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⑥强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⑦规定企业的主要管理权力集中在厂部;⑧规定企业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

6. 废督裁兵

【答案】废督裁兵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长期割据混战。1921年12月,梁启超提出“裁兵或废兵”的主张,但又认为不可有“法律外的行动”。次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等二十多个团体联名发表《废督裁兵

,吁请军阀“顺从民意”,并组织裁兵促进会。还有人提出,以人民和政府为主体,组织裁宣言》

兵救国实行委员会,筹集基金,分期裁撤军队,裁兵后采取征兵制。但这一主张始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7. 黄炎培

【答案】黄炎培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1965年12月21日逝世于北京。

8. 抗战建国纲领

【答案】抗战建国纲领是指1938年3月29日~4月1日,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纲领性文件,系统阐述了国民党的抗战政策。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精神,为世界之和平与正义奋斗,否认及取消日本在中国领土内以武力造成之一切伪政治组织及其对内对外之行动。军事上,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训练全国壮丁,补充抗战部队,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在敌后发动游击战等。政治上,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加强地方机关建设,改善各级政治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严惩贪官污吏等。经济上,强调经济建设应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实行计划经济,扩大战时生产。指导民众运动进行抗战动员,保护人民自由权利,改善战时教育等。

9. 中统

【答案】中统是国民党。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

10.三湾改编

【答案】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进行的一次整编。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论述题

11.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①本国资本主义萌芽。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③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条件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

12.试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答案】(1)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2)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方针包括:三个条件、八项任务。

①三个条件: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c.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②八项任务:a.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b. 巩固财经工作的统一和物价的稳定,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c. 军队部分复员和行政系统整编;d. 旧有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革;e. 救济失业和救灾;f. 团结民主人士,开好人民代表会议;g. 肃清各类反革命分子;h. 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等八项工作。

13.试述中苏关系是如何走向恶化的。

【答案】中苏两党、两国曾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大论战。中苏之间也由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破裂。

(1)分歧的由来

①中苏之间的分歧,首先发生在苏共和中共两党之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对内全面否定斯大林,在国际上鼓吹美苏合作,和平过渡。中共认为苏共在这两个问题有片面性。这样,两党之间有了分歧。

②在两国关系方面,苏联想控制中国。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苏联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对中国横加指责。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2)从论战到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