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币改革

【答案】法币政策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布紧急法令,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 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必须在规定限期内兑换法币; 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

2. “三反”、“五反”运动

【答案】“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群众运动。在朝鲜战局稳定、土改和镇压反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之后,1951年冬,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

3. 尚校院系调整

,对【答案】高校院系调整是指为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根据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旧的高等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所采取的改革措施。院系调整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到1953年基本完成。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的学生进人高等学校准备条件。调整工作以华北的北京、天津,华东的上海、南京为重点,先确定专业设置,然后统一调配师资。经过这次调整,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但也存在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取消专业等缺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

4. 中共九大

【答案】中共九大是指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林彪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中共九大的核心内容是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的党章取消了党员的权利,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中共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

5. 科教兴国

【答案】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6.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骥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7. 九一八事变

【答案】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为侵占中国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反诬中国军队,炮轰沈阳北大营,进而侵占东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是口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8. 抗美援越

【答案】抗美援越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申张正义,援助越南抵抗美国的一场战争。1955年,美国破坏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势力进入南越,破坏了1956年普选,阻碍越南和平统一,大力武装吴庭艳集团,妄图使南越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反共前哨阵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处于严峻时期,中国坚决支持日内瓦协议在越南的实施,支持越南人民和平统一

1965年4月,国家的斗争。应越南要求,中越双方签订了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的有关协定。从1965

年10月至1968年3月,中国向越南派出地空导弹、高炮、扫雷等部队32万余人,同时还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中国从政治上、道义上、军事上等多方面为越南的抗美救国提供了无私援助。

9. 工业七十条

,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党【答案】工业七十条,又名《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中央起草的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的草案。该条例是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针对当时工业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相应的规定。该条例主要内容如下:①规定国家与企业之间实行“五定”、“五保”;②限制企业党组织对生

产行政工作的干预过多,禁止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引申到车间、工段和科室;③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④每个企业必须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⑤明确规定技术人员和职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⑥强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⑦规定企业的主要管理权力集中在厂部;⑧规定企业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

10.“863计划”

,1986年3月,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根【答案】: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据中科院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组织全国二百多位知名专家在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拟定。1986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该计划提出了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7个高技术领域的奋斗目标,包括涉及这7个领域的15个科研主题、100多个专题近1000个研究课题。这个计划是一项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国家科技计划,对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跨世纪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论述题

11.简述抗战前十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答案】(1)交通运输方面,铁路、航空、水运、公路等均有了较大改观。

(2)农业方面,1936年,除四川、河南、广东三省受灾外,全国农作物均获丰收,主要农作物产量与1935年相比大幅度提高。

(3)农业生产的增长使农民的购买力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936年工业总产值比1935年增加11%,对外贸易入超额也大为减少。

但是,经济复苏所表现的好景仅仅是昙花一现。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总的来说,从此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形势便丧失了。

12.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案】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如下:

(1)中共一大

①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以及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②中共一大之后,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2)中共二大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①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

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决定正式加入第三国际。

②“二大”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向全国人民宣传民主革命纲领,批判资产阶级的错误政治主张和军阀的反动谬论,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迅速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