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22微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生孢子座。

【答案】分生孢子座是能产生无性孢子的一种子实体,是一些很多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紧密聚集成簇,分生孢子长在梗的顶端形成一种垫状的结构。

2. 局限性转导。

【答案】局限性转导是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3. 真细菌。

【答案】真细菌是指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多数为单细胞,呈球状、卵圆形、杆状或螺旋状,有的含细菌色素,具有坚初的细胞壁,外形较固定,有非运动型或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运动型。如链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等。

4. 附着胞。

【答案】附着胞是一些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并分泌粘状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的结构。在其上可形成纤细的针状菌丝以侵入宿主细胞吸取养料。

5. 科赫。

【答案】科赫是19世界德国的细菌学家,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6. 菌血症。

【答案】菌血症是病原体从宿主局部原发病灶侵入血液,然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的传染病。

7.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即B 细胞, 【答案】是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8. 菌环。

【答案】菌环是捕虫菌目的真菌和一些半知菌会产生菌环和菌网等的特化菌丝,其功能是捕捉线虫,然后再从环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收养料。

二、简答题

9. 如何利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生产?

【答案】在微生物中,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如图。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

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

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就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添加适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

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图 谷氨酸棒杆菌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10.菌种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对衰退的菌种进行复壮?如何区分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

【答案】(1)菌种衰退的原因: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性的变异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变异中,退化性的变异是大量的,而进化性的变异却是个别的。

(2)衰退菌种的复壮:不自觉、认真地对突变体进行人工选择,菌种会大量的自发变突,最终导致菌种退化。

(3)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的区分:

①衰退是由于自发突变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②饰变是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③杂菌污染是其他微生物的侵入、生长和繁殖而造成的。

1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答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的共生体,而且微生物与植物之间互为对方提供营养物质或生长素物质,促进双方更为旺盛的生长,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有根瘤、叶瘤和菌根等。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根瘤菌在共生体根瘤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生长和固氮的碳源和能源,固定后的氮素除部分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输送给植物,而植物则把光合作用产物提供给根瘤菌。如果将两者分开,根瘤菌则难以固定氮素,豆科植物则生长不良。

12.微生物在从绿色植物到草食动物的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请指出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微生物在从绿色植物到草食动物的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理由是:

大部分草食动物都缺乏分解绿色植物的纤维素酶,而草食动物对植物食料的利用依靠的是生长在它们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把纤维素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为动物吸收利用,草食动物(如牛)的瘤胃共生就是微生物帮助草食动物利用绿色植物的明显例证。

13.蓝细菌是一类放氧性光合生物,又是一类固氮菌,说明其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答案】蓝细菌的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如下。

(1)异形胞的保护方式:

①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 ②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 ③异形胞以很强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TP 。

(2)非异形胞的保护方式:

①时间上的分隔保护,白天光合作用,晚上固氮作用; ②群体细胞中的某些细胞失去光反应中心而进行固氮作用;

③提高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除去有毒氧化物。

14.如何初步判断并进一步验证某一细菌是否长有鞭毛?

【答案】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观察生长在平板表面上的菌落形状或生长在半固体直立柱穿刺线上的细胞扩散现象,可推测某细菌可能长有鞭毛。

15.氨基酸自养微生物在实践上有何重要性?试举两例说明之。

【答案】(1)氨基酸自养微生物在实践上的重要性:氨基酸自养微生物是指不需要利用氨基酸做氮源,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的微生物。利用氨基酸自养型的微生物,让它们将人或动物原先无法利用的廉价的尿素、铵盐、硝酸盐或大气中的氮转化成菌体蛋白或含氮的代谢产物,以丰富人类的食物资源。

(2)举例说明:如根瘤固氮菌,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现成的氨基酸和蛋白质,SCP 及食用菌等。

16.什么是双名法和三名法?什么时候用双名法和三名法?

【答案】(1)双名法的定义:

双名法是指一个物种的学名前面一个属名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两部分组成,属名的词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字首须小写。

(2)三名法的定义:

三名法是以种为中心用二名法对群的命名不能完全表达时所采用的命名方式。由属名+种本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