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824中外美术史论之中国美术史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捣练图》
【答案】《捣练图》是唐代名画,作者是唐代画家张首,现所见为宋摹本。《捣练图》卷是一隔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褥华丽,故被称为“绮罗人物”。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2. 缂丝
【答案】缂丝是丝织工艺的一种。它是用绕以不同色丝的各种小梭,根据花纹要求分块进行缀织,其纬丝不横贯全幅,因而俗称“通经断纬”。缂丝的色彩可以自由变化,丰富多彩; 由于是断纬单织,所以织幅很薄,并且具有双面效果; 又因为纬丝起头处不相连接,花纹轮廓产生空断,如同镂刻一样,故又称刻丝。缂丝在宋代的发展最大。
3. 马踏飞燕
【答案】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设计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单背上,具有强烈的运动。作者巧妙地让燕华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集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典范。
4. 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5. 彩陶
【答案】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
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储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6. 颜筋柳骨
【答案】“颜”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的书法筋力丰满,气派雍容堂正; 柳公权的书法则偏重骨力劲健。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笔法劲健,各有千秋。又泛指书法极佳,各体都能。
7. 米氏云山
【答案】米氏云山又称米家山水,“米氏云山”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米芾诗文书画以不蹈前人为标榜,认为山水画“古今相师,少有出尘格”,他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借笔作画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水以极淡的墨色勾卷云的廓,而重在以浓淡变化的墨色烘染出蒸腾之势。山体仅用淡墨渍染出轮廓,再依结构以大小错落、由淡而浓(或以浓破淡)的横点叠加,渲染山体的雄厚。以极简之笔勾出房舍、树枝,再以浓淡相间的横点点叶。这种以落茄(即墨点)表现江南山川景色,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是北宋中期山水画变革的主要形式之一。
8. 南陈北崔
【答案】南陈北崔是指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缓和崔子忠。他俩的人物画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幻,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9. 青铜礼器
【答案】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斝、簋等容器。
10.景泰蓝
【答案】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的独特工艺品。这项工艺于明代景泰年间最盛,而且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其特点在于形、饰、色的结合,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称为国宝“京”粹。
二、论述题
11.试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答案】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因其深信黄老道学,后改名为“道玄”。
(1)艺术成就
①擅画佛道人物,远师南朝梁张僧繇,近学张孝师,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生动而有立体感。曾作佛道宗教壁画三百徐间,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均能不失尺度; 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
②注重线条的运用,他的线条一向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他还创作有“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为后世白描之先声。
(2)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①在唐代,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张僧繇“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新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
②吴道子在绘画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审美变化,所创“吴带当风”成为后世典范,因而享有“百代画圣”之誉。代表作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钟馗捉鬼图》等。
12.简述上海画派的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海派”)。
【答案】上海画派是指19世纪居于上海主流地位的画家群体,又被称为“海派”。“海派”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代表人物有任熊,任颐、吴昌硕等。
(1)任熊
任熊是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谓长,一字湘浦,号不舍。长于画人物,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任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 ②任熊画作中的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缓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自画像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写实。
③任熊对衣纹的勾画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所题款字也是十分有力,与画法同出一辙。
(2)任颐
任颐是近代著名画家。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