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36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国家机构的特征及其设置原则。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1)国家机构的特征

①阶级性

国家机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由该社会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掌握的,为维护这个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 ②社会性

a. 统治阶级总是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统治,国家机构的活动也总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

b. 国家机构的活动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c. 国家机构的全部费用是由全社会来负担的。

③整体性和系统性

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之间既分别设立,又密切联系,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并形成领导和指挥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和权力系统。

④强制性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普遍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国家机构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特殊的强制力为后盾。

(2)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是指统治阶级在组织国家机构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不同职能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机构设置原则方面的体现。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

①集权原则。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中于国王或皇帝一身,一切国家事务和决策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国家根据国王或皇帝的旨意设立机构,这些机构全部向国王或皇帝负责,其主要官员均由国王或皇帝任命或撤换。

②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

a. 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b. 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③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政治协调原则基础。

2. 政治领导与政治决策

【答案】政治领导是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以及政治领袖等政治管理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和目的,实现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力向的过程。政治领导在政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政治领导人的活动。从政治领导行为的角度讲,政治管理可以被看作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众政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的权威指导过程。

政治决策是指政府或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指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政治决策具有如下特征:它是对公共政治生活所作的抉择,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共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及与其相关的个人和组织(权威性),它的结果决定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指导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普遍服从并执行(强制性)。

(1)二者的相同点是:

①都与国家权力有关,都体现为对国家权力的掌握和运用。

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

③都涉及国家和公共领域而非私人领域的事务。

(2)不同点是:

①针对的对象有所区别。政治领导主要针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领导力。政治决策主要针对的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政治决策是政治领导的对象之一。

②运行方式不同。政治领导主要给予的是宏观上的权威性指导。政治决策主要涉及具体的运行过程和步骤,是落实政治领导的关键所在。

3. 简要分析西方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西方封建社会是一段野蛮和黑暗的历史,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和支配之下,至于政治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神权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辛那,前者的主要著作是《论神之都》,后者的主要著作有《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等,他们的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鼓吹神创等级制,以维护封建政治秩序;

(2)强调君权神授,以证明教权高于王权,同时给王权加上神圣的光环;

(3)主张宗教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由此可见,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所以,这一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也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期。

4.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答案】压力集团又称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1)压力集团是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是对于以普选制、代议制和政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补充。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组织体现。

(2)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具有政治社团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政治生活中压力集团数目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压力集团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它不仅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且有外国利益压力集团,不仅涉及社会的重大问题,而且涉及人们的生活爱好。

②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压力集团起初的活动对象主要是议会议员,其活动大多集中在影响立法过程方面。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压力集团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大大扩展,它在影响议会活动的同时对行政过程、司法过程也施加影响,同时,它还影响议员、行政首脑和法官的选举和任命,影响政党的活动过程。

③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首先是以阶级利益对立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及它们与政府之间也是相互倾轧、相互争夺,勾心斗角的。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之间的这种对立和排斥,使得它们主要以压力方式影响政治。

④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压力集团已经成为资本卞义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往往给予压力集团以法律依据,并运用专门的法律加以管制。

(3)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性质。虽然资本主义压力集团为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利益进行合法政治斗争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形式,可是,它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基础一一资本私有制,也没有改变垄断集团甚至少数政治经济寡头控制政治的格局。这一体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拥有雄厚的资本,而且毫无代表性可言,它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所以毋宁说,压力集团是资产阶级统治手法的变换,归根结底是为其政治统治服务的。

5. 简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任何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