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中国农耕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其代表如经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在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_____文化。
【答案】仰韶
【解析】黄河流域文化区,这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内,先后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河南省新郑市),距今八千年左右; “仰韶文化”(河南省渑池县),距今五六千年; “大汉日文化”(山东省泰安市),距今五千年左右。
2. 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包括了《尚书·禹汞》和《_____》。
【答案】山海经
【解析】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尚书》里有一篇《禹贡》,记载了战国以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实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型。还有《山海经》,记载远古时的山川、形势、物怪等,也给后来的地方志以应有的启示。
3. 河南安阳出土的_____鼎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制造的最高成就。
【答案】司母毋
【解析】司母毋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毋”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4. 被称为“茶圣”的是_____。
【答案】陆羽
【解析】陆羽《茶经》之旨在于“品”,即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由于这一贡献,陆羽被尊为“茶圣”、“茶仙”。
5. 公元618-907是中国_____朝时期。
【答案】唐
【解析】公元618年,隋场帝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陇西豪族、驻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6. 父系氏族最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故龙山文化又称为_____。
【答案】黑陶文化
【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7. 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它的特点也跟古典诗歌一样,讲究工整、对仗、_____。
【答案】平仄
【解析】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其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讲求工整、对仗、平仄。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阴阳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
8. 通过_____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
【答案】阿拉伯
【解析】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从而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纸术是在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人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火药是在13世纪左右,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指南针在宋代就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才有了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可能。
9. 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
【答案】遣唐使。
【解析】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 在唐代,从公元630年一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10.《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_____。
【答案】兴
【解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比、兴、赋三种。“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思想感情; “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赋”则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
11.相传寒食节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大臣_____而形成的,唐代时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答案】介之推
【解析】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二日)同他母亲被焚死在绵山,太原一带人民为纪念他而禁火一个月(后改为三日),只吃寒食,并纷纷前往绵山介之推墓祭祀,遂形成
寒食节。
二、选择题
12.唐代对绘画有四种评价标准,到了宋代( )成为对画作的最高评价。
A. 逸品
B. 神品
C. 妙品
D. 能品
【答案】A
【解析】宋代时,黄体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品”列为首位,“逸格”是指不注意绘画的规矩,笔墨精炼,意趣出常; “神格”指形神兼备,立意妙合自然; “妙格”指绘画得心应手,笔墨精妙;“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动表现对象物的作品。
13.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是( )时期修建的大运河。
A. 隋炀帝
B. 秦始皇
C. 武则天
D. 唐太宗
【答案】A
【解析】“大运河”由隋炀帝于大业兀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完成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从荣阳过黄河,经临清直达北京; 南面则向东开掘,到淮阴后折而向南,由扬州过长江,从江南的镇江经苏州到达杭州终点,全长二千四百余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14.以下姓氏中,其来源与官职有关的是( )
A. 姜B. 韩C. 史D. 孟。
【答案】C
【解析】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15.“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指( )。
A. 经、史、子、集
B. 四个藏书地
C. 编修四库全书时的四个地方
D. 清代宫廷图书馆
【答案】A
【解析】“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