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呼吸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1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气喘15年,加重伴下肢水肿6天入院,高血压病史15年,150/100mmHg,查体,T38.1℃,口唇发绀,血压135/85,双下肺散在湿啰音和哮鸣音,肝肋下3厘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WBC9.3×109/L,N0.78。

发生机制是()

A . A.水钠潴留
B . 淋巴回流障碍
C . 体循环淤血
D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供应直肠、肛管的动脉中,最重要的() 骶中动脉。 直肠上动脉。 直肠下动脉。 肛管动脉。 阴部内动脉。 腓总神经损伤后没有() 足下垂。 内翻畸形。 外翻畸形。 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有关种属差异对毒物代谢转化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种属差异有的表现为酶含量及活力有差异。 一般而言,体型越小的动物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越低。 种属差异有的表现为对毒物代谢途径的差异。 β-萘胺在人体内经N-羟化可诱发膀胱癌,而豚鼠不诱发肿瘤。 苯甲酸在人体内代谢转化为扁桃酸,在兔体内则转化为苯甲酸。 心肌梗死瘢痕的形成需要的时间是() 2周。 4周。 6周。 8周。 10周。 孕足月时正常羊水量约为() 2000ml。 >2000ml。 1000ml。 500ml。 <300ml。

患者,男,71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气喘15年,加重伴下肢水肿6天入院,高血压病史15年,150/100mmHg,查体,T38.1℃,口唇发绀,血压135/85,双下肺散在湿啰音和哮鸣音,肝肋下3厘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WBC9.3×109/L,N0.78。

发生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